材料一:不屈的“斗士”—— 徐 扬:高邮市临泽中学一个普通的90后女孩,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患,改变了她和她家人的生活轨迹。五年来, 她用顽强与生命赛跑,她用勤奋与理想共进,在困难与挫折的面前,她以微笑为盾,凭着顽强的毅力,每学期同学都能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用5年的光阴成长为不屈的“斗士”!
材料二:执著的坚毅——葛付玲:仪征市香沟中心校的一名语文兼地理教师, 她用一只手给儿子无声的世界涂抹色彩(她儿子今年高考以理科362分两个A+优异成绩考入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她用另一只手牵起更多聋儿未来的希望(她主动为扬州广陵杨二毛,天长秦栏街道宋文俊、王婷婷、张浩四个年龄不等的小朋友不顾自己的劳累,放弃了休息,上门给他们家长送书、英语磁带和卡片,带他们到扬州选购助听器,到南京做耳蜗,手把手地教给家长语训方法,十多年来从没间断过。如今,这四个孩子在她的帮扶下,已顺利地跨入正常学校读小学了。)她的一双手可以握粉笔、描诗文,更能托举出属于乡村教师的自尊自爱和沉勇坚毅!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回答问题:
(1)请说出徐扬同学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可贵品质是什么?该品质作用是什么。
(2)请分析葛老师的一种身份及对应的责任。请为葛老师送上一句祝福的话。
今天,在我们的社会中,有许许多多助人为乐的人、见义勇为的人、诚实守信的人、敬业奉献的人、孝老爱亲的人。邱娥国、刘焕荣等就是江西涌现出来的这样一群先进典型。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开展,他们也因此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公民道德建设的行列中来,把文明新风送入社会每个角落。
(1)、在学习先进人物的过程中,你觉得自己有哪些不足的方面?这些方面对自己成长的有哪些危害?
(2)、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你将如何把文明新风送入社会每个角落?
材料一: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材料二:2011年12月15日,中国共产党湛江市第十次党代会在湛江海滨宾馆召开,市委书记刘小华在会上强调,要加快湛江的文化强市建设,全力推进文化崛起。他指出,抓文化就是抓软实力、凝聚力、竞争力,我们要以更高的文化自觉、更强的文化自信,全力推进文化湛江建设,努力打造全省及环北部湾地区文化强市,为推动五年崛起、建设幸福湛江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
阅读上述两则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谈谈你对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2)你认为湛江应如何建设文化强市,全力推进文化崛起?(要求至少从四个角度作答,6分)
(3)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湛江建设文化强市做点什么?(要求至少从三个方面作答,3分)
材料: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路过才上前施以援手。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一条鲜活的生命因为大家的冷漠永远离我们而去。事件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广泛热议,冷漠的路人被批评丢掉了做人的良知。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也发出呼吁,要求认真反思出现悲剧的根源,要用“良知的尖刀”来解剖我们身上的丑陋,要忍着揭开疮疤刮骨疗伤的疼痛,唤起全社会的警醒和行动,努力减少和避免小悦悦类似悲剧的再次发生。
(1)材料中所提到的做人的“良知”是指什么?
(2)如果当时你就在“小悦悦事件”现场,你会怎么做?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怎样铸造心中良知的标尺?
材料一:2012年3月5日是学雷锋日,也是雷锋逝世50周年纪念日,湛江市各地掀起了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的热潮。50年过去了,雷锋精神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褪色,他身上那种“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的人生价值观依然如一盏明灯,照亮人们的心田。
材料二:2012年2月26日,湛江市原政协主席陈光保当选为2011年度“广东十大新闻人物”。“年轻时为人民服务,退休之后,还是要为人民服务”,坐着轮椅来到颁奖台上的“裸捐厅官”陈光保说,即使自己去世,农场托管给政府,还要把重教助学基金会办下去。这位81岁的正厅级离休官员,助学、助人已经花去400多万元,并表示死后不留一分钱给子女,感动了无数人。
阅读上述两则材料,我们可以看到,雷锋和陈光保老人都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他们的人生价值,请回答:
(1)你认为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是通过什么体现出来的?
(2)结合材料,谈谈青少年学生应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材料一 :
“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部分指标增长情况(单位:%)
材料二: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幸福指数,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1)“十一五”时期,我国取得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党和政府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由什么决定的?
(3)有同学认为,“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要实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个中心。”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4)党和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农村民生问题,请举一例并谈谈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