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之口。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批评政府干预市场,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弗里德曼的理论有可能
A.否定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 | B.要求政府减少社会福利开支 |
C.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进入“黄金时期” | D.促进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出现 |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
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 B.“保障向社会主义的顺利过渡” |
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 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
“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实行哪一项民主政治制度的必要性
A.一国两制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C.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 D.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
1930年6月,中共党内有人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一文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致他的最后的死命。”这表明当时
A.中共尚未找到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 B.他基本认清了中国的国情 |
C.他看到到工农力量的伟大 |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
近代中国国民党曾经发表宣言指出:“目前中国之唯一需要在建设统一政府。统一政府成立,则外足以抵抗帝国主义之恫吓压迫,内足以断绝军阀之祸国殃民”,该宣言发表的历史阶段应该是
A.中华民国建立之初 | B.国民大革命时期 |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 D.抗日战争胜利后 |
在中国共产党某一时期的文件中有如下表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这一文件最有可能发表于
A.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 | B.抗日战争时期 |
C.重庆谈判期间 | D.北平和谈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