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名著《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东周时期,周王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实际上,周王之所以能幸存到公元前256年,主要是因为他们(周王朝)提供了精神上的领导。周王朝还起到了高级祭司的作用。”依据作者的观点,周天子的名号能够存在到战国时期是因为
| A.中国统一民族的逐渐形成 | B.封建礼教力量的作用 |
| C.诸侯国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 | D.周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
某位历史学家感叹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以农村社会作基干,不具实质上的统一,衣食未果的国家,打败一个工商先进国家的先例。”下面否定了这一观点的历史事件是()
| A.16世纪晚期的英西战争 | B.17世纪中后期的英荷战争 |
| C.18世纪中期的英法战争 | D.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抗日战争 |
1925年底到1926年初,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基本观点是:工业无产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1927年毛泽东则大声疾呼:“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一切革命同志都要拥护这个变动,否则他就是反革命。”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 B.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
| C.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基本形成 | D.毛泽东确立了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
“六经中之尧舜文王,皆孔子民主君主之所寄托,所谓尽君道,尽臣道,事君治民,止孝止慈,以为轨则……。”这段引文应该出自()
| 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 B.李贽《焚书》 |
| C.康有为《新学伪经考》 | D.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
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充分体现着时代的进步。下面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国同一时期发展成就的是()
A.①②④D.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斯塔夫里阿诺斯评价朱熹的思想时说:“理学(新儒学)……”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的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循规守旧。”斯塔夫里阿诺斯的意思是()
| A.理学阻止了中国独特文明的延续 | B.理学阻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
| C.理学成为僵化社会的理论基础 | D.理学缺乏创新性的新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