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潘君祥说:“国家机器是一种政治上层建筑,始终影响和制约着经济基础。它充当了近代化的组织者的角色……”因此,在落后国家的近代化初期,国家政权日益成为近代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下列事件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20世纪初期,清政府通过各种措施保护和奖励工商业的发展 |
| B.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 C.1933年,美国罗斯福政府实施新政 |
| D.1992年,中国宣布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改革目标 |
定都天京后,洪秀全颁布法令:“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这表明他( )
| A.背叛了农民的革命事业 |
| B.没有摆脱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 |
| C.已察觉到杨秀清的野心 |
| D.力求完善农民政权的法律制度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的政治意义在于( )
| A.太平天国运动达到顶峰 |
| B.正式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
| C.太平天国有稳固的根据地 |
| D.太平天国初步具备了立国规模 |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阶级矛盾激化 |
| B.外国经济侵略加剧 |
| C.自然灾害严重 |
| D.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
1947年,中共决定以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政策代替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其主要依据是( )
| A.巩固解放区的需要 | B.农民渴望获得土地 |
| C.中国社会矛盾的变化 | D.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
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 A.都有共同的政治纲领 | B.均采用党内合作方式 |
| C.都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 D.都有各阶层的广泛参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