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L为北半球某一纬线,K为晨昏线,晨线与昏线分别交L于M、N。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若MN经度差为120°,此时,晨线交赤道于Q点。当Q点日落时,M的地方时为( )
A.17:OO | B.18:00 | C.20:OO | D.21:00 |
若纬线MN的经度差减小,则( )
A.L纬线的纬度减小 | B.海口地面物体正午日影渐长 |
C.北京日出更偏东北 | D.K线最高纬度昼夜长短不变 |
若L位于中纬地区,L、K所包围的面积(阴影部分)达到最大时( )
A.南亚进入“于热季节” | B.福建进入台风多发季节 |
C.北京正值“香山红叶” | D.澳大利亚西北草原葱绿 |
下图中近地面实线为等压线,虚线为等温线,与下图所示天气系统相一致的是( )
A.七月份出现的亚洲低压 |
B.一月份出现的亚洲高压 |
C.七月份出现在中国的副热带高压 |
D.一月份出现在澳大利亚的气压中心 |
图为大气运动示意图,M线代表地球表面。据图回答题。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则( )
A.丙处气压比甲处高 | B.甲处气温比乙处高 |
C.丙处气压比丁处低 | D.甲处气温比丙处低 |
若此图表示大气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 )
A.③气流比较湿润 | B.④气流给我国夏季带来丰沛降水 |
C.甲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 D.乙处高压的形成与②气流有关 |
若此图表示亚洲东部夏季季风环流,则( )
A.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 B.乙处天气以晴朗为主 |
C.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 | D.④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
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读图回答下面题。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A.① | B.② | C.④ | D.⑤ |
从烟囱排出的烟流的扩散的形状与大气的温度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风速较小、地面平坦的地区,可以通过观察烟尘的扩散方式确定大气的稳定程度,观察下面一种烟尘的扩散方式,与之对应的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
作为中国第一颗月球卫星,“嫦娥一号”在发射过程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穿越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最后到达电离层 |
B.在穿越大气过程中要经过降温、升温、再降温、再升温又降温的过程 |
C.在穿越大气的过程中,大气密度由小到大 |
D.在穿越大气的过程中,发生向右偏转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