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当时的现实( )
A.张三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 |
B.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运动。” |
C.赵五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 |
D.孙七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 |
暑假某同学去北京旅游,参观了圆明园遗址,导游说北京在近代曾经两次遭到外国列强的入侵和劫掠,大量珍贵文物至今流失海外。你知道是哪两次吗 ( )
A.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C.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 |
D.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中国近代化地历程艰难曲折,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下列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
B.戊戌变法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
C.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D.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辛亥革命时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革除了“大人”、“老爷”等前清官场称呼,规定民国政府的职员相互之间一律改称职务;同时规定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君”。这些规定( )
A.说明资产阶级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
B.说明中国紧跟世界潮流 |
C.反映了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
D.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 |
《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说明了( )
A.清政府与列强建立了外交关系 | B.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
C.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 D.中国的反帝斗争蓬勃发展 |
关于李鸿章与北洋舰队成败的关系,正确的看法是( )
A.李鸿章筹建北洋舰队的动机不纯,只想扩充个人实力,不想加强国防力量 |
B.因为国家贫弱,李鸿章筹建的北洋舰队也只是徒有虚名,战败是必然的 |
C.甲午海战中国战败,与李鸿章避战自保有很大关系,但清政府要负主要责任 |
D.因为中国积贫积弱,所以北洋舰队官兵只能是有心报国,无力御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