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作出的F--x图线如图所示。
(1)由图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即k=_________
(2)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
(1)人类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是从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入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的分子势能与体积有关
b.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
c.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d.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2)气体温度计结构如图所示。玻璃测温泡
内充有理想气体,通过细玻璃管
和水银压强计相连。开始时
处于冰水混合物中,左管
中水银面在
点处,右管D中水银面高出
点
。后将
放入待测恒温槽中,上下移动
,使
中水银面仍在
点处,测得
中水银面高出O点
。(已知外界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相当于
)
①求恒温槽的温度。
②此过程 内气体内能(填"增大"或"减小"),气体不对外做功,气体将(填"吸热"或"放热")。
(1)某探究小组设计了"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将一个小球和一个滑块用细绳连接,跨在斜面上端。开始时小球和滑块均静止,剪断细绳后,小球自由下落,滑块沿斜面下滑,可先后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保持小球和滑块释放的位置不变,调整挡板位置,重复以上操作,直到能同时听到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的声音。用刻度尺测出小球下落的高度
、滑块释放点与挡板处的高度差
和沿斜面运动的位移
。(空气阻力对本实验的影响可以忽略)
①滑块沿斜面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为。
②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③以下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
A. |
a.滑块的质量 |
B. |
b.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
C. |
c.长度测量时的读数误差 |
D. |
d.小球落地和滑块撞击挡板不同时 |
(2)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探究了电源在不同负载下的输出功率。
①所得实验数据如下图,请在给出的直角坐标系上(见答题卡)画出的图像。
②根据所画的图像,可求得电流
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
③实验完成后,该同学对实验方案进行了反思,认为按图甲电路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并对电路重新设计。在图乙所示的电路中,你认为既能测出电源在不同负载下的输出功率,又能消除安全隐患的是。(
阻值未知)
在"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试验中,为了探究3根材料未知、横截面积均为 =0.20 的金属丝 的电阻率,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 为金属丝 的左端点, 为金属丝 的右端点, 是金属丝上可移动的接触点。在实验过程中,电流表读数始终为 ,电压表读数 随 间距离 的变化如下表:
600 |
700 |
800 |
900 |
1000 |
1200 |
1400 |
1600 |
1800 |
2000 |
2100 |
|
3.95 |
4.50 |
5.10 |
5.90 |
6.50 |
6.65 |
6.82 |
6.93 |
7.02 |
7.15 |
7.85 |
2200 |
2300 |
2400 |
|
8.50 |
9.05 |
9.75 |
(1)绘出电压表读数
随
间距离
变化的图线;
(2)求出金属丝的电阻率
,并进行比较。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已提供了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纸带、带小盘的细线、刻度尺、天平、导线。为了完成实验,还须从下图中选取实验器材,其名称是(漏选或全选得零分);并分别写出所选器材的作用
Ⅰ.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实验测出了砝码的质量
与弹簧长度
的相应数据,七对应点已在图上标出。(
=9.8
)作出
的关系图线;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Ⅱ.(1)某同学实用多用电表粗略测量一定值电阻的阻值,先把选择开关旋到"
"挡位,测量时针偏转如图(
)所示。请你简述接下来的测量过程:
①;
②;
③;
④测量结束后,将选择开关旋到"
"挡。
(2)接下来采用"伏安法"较准确地测量该电阻的阻值,所用实验器材如图(
)所示。
其中电压表内阻约为5
,电流表内阻约为5
。图中部分电路已经连接好,请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图(
)是一个多量程多用电表的简化电路图,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各有两个量程。当转换开关
旋到位置3时,可用来测量;当
旋到位置时,可用来测量电流,其中
旋到位置时量程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