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在山野菜出口贸易中,蕨菜以前销路非常好,有多少收多少。可是近几年,国外客商却不要了。
采蕨菜的最佳时间只有十天左右,这期间的蕨菜鲜嫩好吃,早了不成,晚了就老了。采好后,要在地里晾晒一天,第二天翻个个儿再晒一天,把水分蒸发干,然后再成把捆好,装箱。这样处理好的蕨菜食用时放在水里浸泡一下就可以下锅了。可是当地农民为了多采多卖,把蕨菜采到家,来不及放在地里晾晒,而是放在热炕上暖,只用两个小时就烘干了。这样加工处理后的蕨菜,从外表上看都一样,可食用时,不管放在水里怎么泡、放在锅里怎么煮,都跟老树根一样,又老又硬,根本咬不动。
客商发现后,对此曾提出警告,一次,两次,还是如此。结果,人家干脆封杀,再不从我国进口了。那些一心想加工速成蕨菜的菜农,省略了两天的阳光,但是最终却让自己吃亏了!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定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科目 语文   题型 作文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材料作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百度搜索云:“围观,网络新兴用语。若某人做出非常醒目的行为就有可能招致围观,也有指中国人的围观特别事物的癖好。多见于论坛和微博中。”通常情况下围观有一个公共的现场,随着现代媒体的发展,围观也可以指一种舆论关注或参与的方式,这是一种不在场的围观。人们围观的心态和动机是不同的。有的人是被正义感所驱使去捍卫公共价值,有的人是为了满足好奇心甚至是为了赏鉴咀嚼别人的不幸和痛苦,这种人曾经被鲁迅称之为“看客”;有的人围观时并没有看清事实只看到人墙,而被一种情绪所牵引,有的人围观时仍能独立思考保持一分理性。
根据上述材料,以“围观的围观”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选准角度,明确立意(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郁达夫调动了多种感官来描写故都的秋,展示了秋天“清、静、悲凉”的意境。请以“晨雾”为描写对象,写一段文字。
要求:①调动听觉、视觉和触觉,写景状物动静结合,有声有色;
②融入个人的感受和情思;
③不少于200字。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山石对卵石说:我才是真正的石头。你看我体肤糙砺,楞角分明,血性方刚,我们才能构成雄壮的大山,凝成挺拔的峰峦,展现自然的粗犷。
卵石对山石说:经年累月,水蚀沙磨,我体肤平滑,肌理莹润,虽已脱胎换骨,不还是石头吗?脱离了大山,我却有机会走进人间,装点人们的生活。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报“关注成长”栏目曾收到一位家长的来信,信中说:我是一位高一学生的妈妈。我遇到了一个难题:我的儿子现在一心一意就想着将来当个作家,根本不想参加高考,上课学习也就是应付差事。我跟他说:“就算要当作家,也要考一所大学呀;再说像韩寒这样的人,成功的几率太小了。”可他几句话就把我顶了回来:“你怎么知道我成不了下一个韩寒?李白没有参加‘高考’,蒲松龄考到70多没有‘考上’,还有那些打乒乓球、跳水、练体操的都为国争光了我为什么不能成为他们?”他现在开始写小说,而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小说写得也很幼稚,说他根本不服。对于以上这种现象,引发了你什么样的感受或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中国园林的布置或中国绘画的布局中,有稀疏浅淡处,也有茂密浓重处,各有情趣。苏东坡更在《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中用“淡妆浓抹总相宜”来描写西子湖。可见“浓和淡都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人生亦是如此。“浓”是一种生活方式,“淡”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浓淡相宜”亦是一种生活方式。活的多彩可能就源于此等丰富的情致吧。
请从“浓之美”“淡之美”“浓淡相宜”中任选一个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不得套作。【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