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t1→t2,叶绿体类囊体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水光解加快、O2释放增多 |
B.t2→t3,碳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 |
C.t3→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碳反应增强的结果 |
D.t4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ADP和Pi含量升高,C3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升高 |
如图为某动物精原细胞(染色体数为2n,核DNA分子数目为2a)分裂的示意图,图中标明了部分染色体上的基因,①③细胞处于染色体着丝点(粒)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基因A与a、B与b分离发生在细胞①和②中
B、不考虑交叉互换情况下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
C、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分子数目为4a
D、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核DNA分子数目为2a
基因组成为XBXbY的甲,其父患色盲、其母表现正常。下列分析中可能性较大的是(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甲母亲减数第一次分裂中,2条X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次级卵母细胞
②甲母亲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X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人了卵细胞
③甲父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次级精母细胞
④甲父亲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精细胞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如图横坐标A、B、C、D表示某哺乳动物(2N)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图中的a、b、c分别表示该时期一个细胞中三种不同结构或物质的数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b表示染色体数量的变化B、B时的细胞称为初级精(卵)母细胞
C、交叉互换发生在B时期D、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B→C的过程中
如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b可表示DNA分子复制 |
B.b→c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 |
C.c→d可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
D.d→e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全过程 |
如图为果蝇精巢中细胞在某一时期的分类统计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组细胞的形态大小都相同,全部为次级精母细胞 |
B.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过程的细胞只存在于丁组 |
C.乙组的细胞中可能含有1个、2个或4个染色体组 |
D.丙组细胞中正在进行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