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法国财政大臣柯尔贝形象地将征税比喻成拔鹅毛:“征税的艺术就像从鹅身上拔毛,既要多拔鹅毛,又要少让鹅叫。”他的依据是
| A.税收的强制性 | B.税收的无偿性 | C.税收的固定性 | D.征税要合理 |
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从哲学上讲,这是因为()
| A.整体离不开部分,但部分可以离开整体 |
| B.部分高于整体,但也应服务于整体 |
| C.部分对整体没有太大的影响 |
| D.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 |
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这说明()
| A.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 B.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
| C.静止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 D.静止是不存在的 |
“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这句谚语的哲学寓意是()
| A.理论能促进事物发展 |
| B.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
| C.知识来源于书本 |
| D.真理是检验实践的唯一标准 |
以下所列各项活动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①工人做工 ②农民种地 ③蜘蛛织网 ④蜜蜂采蜜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③④ |
唐朝诗人李商隐有首诗是这样的:“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水。”这首诗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 A.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
|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
| C.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 |
| D.想用长绳系太阳,用麻姑买沧海是根本办不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