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不费一兵一卒,割占中国领土l5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家是( )
A.英国 | B.法国 | C.美国 | D.俄国 |
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建立了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该企业引进美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当时主要制造拖拉机等民用机械。这一企业的建设( )
A. |
推动了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B. |
缘于二战中美苏两国的合作 |
C. |
有助于苏联农业的现代化 |
D. |
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 |
1885—1890年期间,日本棉纺厂从20家增至30家,纱锭从7万个增至28万个,棉纱的产量增加了大约8倍。这些变化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日本( )
A. |
实施了“殖产兴业” |
B. |
开展了倒幕运动 |
C. |
提出了“文明开化” |
D. |
推行了废藩置县 |
18世纪中期,英国工厂主要分布在水流湍急的乡村。1780年到1830年间,工厂从乡村转移出来,逐渐集中到城市和交通便捷之处。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石油能源的大规模使用 |
B. |
自然环境的急剧变化 |
C. |
改良蒸汽机的推广应用 |
D. |
农村人口的大量迁徙 |
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美国对来自母国的观念、制度和方式加以创造性地转化,逐渐建成了一个与母国不完全相同的社会”。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美国( )
A. |
创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
B. |
建立了联邦制共和国 |
C. |
传播了自由民主思想 |
D. |
选择了资本主义道路 |
下列有关中古时期欧洲、亚洲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6世纪,查士丁尼组织编撰《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
B. |
8世纪,法兰克王国实行封君封臣制度,促进了自治城市的兴起 |
C. |
9世纪,阿拉伯人首创了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 |
D. |
12世纪,早期大学在西欧兴起,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