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洞庭湖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的水域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20世纪90年代较50年代洞庭湖水域面积变化的直接人为原因是
A.南水北调 | B.城市面积扩大 | C.围湖造田 | D.毁林开荒 |
下图中MQ、MN、NQ分别为晨昏线、纬线、经线的一部分, P点的纬度为30°,M与N的经度差为30°,此时M点的地方时为5:00。读图完成下列问题。Q点的纬度可能是
A.20°N | B.0° | C.30°S | D.35°S |
有关该日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M点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P点 |
B.Q点的昼长等于M点的夜长 |
C.N点日出时物体影子朝向西北 |
D.P点昼长14小时 |
下右图是左图中比拉姆的气温、降水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每年比拉姆有两个相对多雨期和两个相对少雨期,其影响因素是
A.地势 | B.洋流 |
C.人类活动 | D.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
比拉姆3-6月的多雨期成因是
A.受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的西南风影响 |
B.受东北信风控制 |
C.受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的西北风影响 |
D.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
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读世界局部地区降水相对变率(%)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图中降水相对变率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年降水相对变率随纬度升高而升高 |
B.从沿海到内陆年降水相对变率逐渐变小 |
C.地势越低的地区,年降水相对变率越小 |
D.降水量大的地区,年降水相对变率小 |
关于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由于地势低,水汽易深入,降水多 |
B.②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终年多雨 |
C.③地年降水相对变率大,水旱灾害多发 |
D.④地年降水相对变率较大,导致动物大规模季节性迁徙 |
2012年11月5日,中国极地科考船“雪龙号”从广州出发,开启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之旅,于2013年4月返回上海。读一月份南极附近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据图推测,虚线L处天气系统与甲、乙两地天气特点为
A.高压脊,甲地晴朗 | B.低压槽,乙地阴雨 |
C.暖锋,甲地阴雨 | D.冷锋,乙地阴雨 |
某日,科考队员在乌斯怀亚(68°W、54°S)观察到日出时间为该地地方时4:00点,则该日我国漠河(122°E ,53°N)的日落时间(北京时间)约为
A.14:00 B. 16:00 C.18:00 D 20:00
同一时期在海洋上形成的砂岩→页岩→石灰岩在水平方向上是从浅海到深海依次排列的。在地质时期内,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海进是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读某海域不同地质时期(I→V)形成的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地质时期(I→V),该地海岸线的变化是
A.I→III 海退,III→V 海进 |
B.I→III 海进,III→V 海退 |
C.I→IV 海退,IV→V 海进 |
D.I→IV 海进,IV→V 海退 |
能体现石灰岩形成的旅游景观是
A.华山悬崖峭壁 | B.云南路南石林 |
C.黄山石猴观海 | D.长白山天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