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每年的5月30日前后,日落时的金色阳光洒满美国纽约曼哈顿(西五区)的所有某走向的街道,呈现一幅壮观的景象,即“曼哈顿悬日”现象(左图)。右图表示此时阳光与街道的位置关系。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5月31日,曼哈顿的人们欣赏“悬日”景观时,下列现象可能的是

A.全球6月1日的范围约占一半 B.伦敦街头挤满了上班的人群
C.在北京的人们可以欣赏日出 D.圣地亚哥(西五区)夕阳西下

曼哈顿出现“悬日”现象的街道走向是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南—西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曼哈顿该走向街道日落时会出现同样“悬日”现象的另一日期可能是

A.7月12日前后 B.9月10日前后
C.12月5日前后 D.1月8日前后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Ⅰ B.Ⅱ C.Ⅲ D.Ⅳ

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①东北地区②西北地区③青藏地区④西南地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图中,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分别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与甲区域相比,乙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有()
①地广人稀②水热资源丰富③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④劳动力充足⑤耕地面积广大

A.②④ B.②③⑤ C.②⑤ D.①③⑤

甲、乙两区域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①土地荒漠化②水土流失③土壤次生盐渍化④湿地遭破坏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④⑤

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9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 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
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 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
①林地②灌丛草地③建设用地④裸岩地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湿地与森林、海洋被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在防洪、抗旱、调节气候、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回答下列问题。
三江平原沼泽面积广的原因是()
①东北地区寒冷的气候和冻土的发育,使土壤中的水分不易排干
②降水较少,但洼地积水
③地势低平,雨水较多,每当夏季,水洼连串
④荒地多,人为影响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用水增多,地表水减少 B.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C.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大量湿地 D.大片湿地改建为鱼塘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水系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积雪融化完毕日期最早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等值线在②处明显向北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