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语境,在下面横线处补写顾问所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鲜明、得体。(不超过50字)
有位资深管理顾问听到有人称赞一位在职多年的领导,说他是企业不可缺少的杰出领导。这位顾问感到不可思议,就问道:“你们为什么说他是一位不可缺少的领导呢?
称赞他的人说道:“如果没有他,企业就无法正常运转。”
这位顾问说:“ 。”
《三国演义》考查
(1)曹操征张绣途中,恰逢稻麦成熟,曹操下令“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没想禁令刚下不久,曹操自己的马受惊踏入麦田。曹操最后 _______(事件)以示众人。
(2)徐州失守,关羽中计被围屯土山,被_______(人名)以“忠义”名义劝说后,提出“_____;礼待二嫂;一旦得知刘备下落,便当辞去”等三个条件而后暂居曹营。
(3)官渡之战前夕,曹操在大营里刚脱下靴子想睡,听说______(人名)来投降他,高兴得光着脚板跑出来。他拍手欢迎说:“哎呀,您肯来。我的大事就有希望了。”
(4)______(人名)因庞统貌陋且长揖不跪而不悦,便让其任耒阳县令,庞统不理政事,终日饮酒为乐。
(5)阅读《三国演义》的片断,回答问题。
“周瑜正在帐中议事,闻干至,笑谓诸将曰:“说客至矣。”遂与众将附耳低言,如此如此。众将应命而去。”
请简述一下“如此如此”的主要内容和结果。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邹与鲁讧。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对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孟子·梁惠王》)
材料二、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孟子·离娄》)
(1)下列各项中,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穆公感到不解的是,有一批死命报效国家的忠臣,为什么百姓不愿意为国家赴死尽节。孟子认为这根本上还是君与民、官与民的关系问题。 |
B.在古代,下情想要上达,必须以官员为桥梁,因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官员与百姓这层关系。君主要施行仁政,让官员勤政,善待人民,百姓才愿意为他赴难。 |
C.孟子指出当百姓灾荒年岁饿死或逃荒时,国家明明是仓廪充实,而官吏却趁机巧取豪夺。这种毫不体恤百姓的贪官污吏,是不可能得到百姓的信任的。 |
D.孟子引述曾子的话“出尔反尔,反乎尔者”,就是要让穆公知道,事出必有因,若真要追究的话,那么弃百姓于不顾的官员,才是造成恶果的主要原因。 |
(2)请结合上面两则材料,简要谈谈你对“出乎尔者,反乎尔者”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每空1分,共5分)
①契科夫和法国的、美国的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②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
在下面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每句1分,共3分)
在人们的认识里,主角就是主角,配角就是配角,二者属于截然不同的世界,没有统一的可能。但实际上,①。一部戏里,其实没有大小角色之分,也没有主角配角之分,②。正如本质上,大人物是自己的小人物,小人物是自己的大人物。茫茫尘世里,其实没有大小人物之分,③。
根据所给的上联,以“读书”为内容对出下联。可不考虑句中平仄,但下联最后一个字要是平声。(任选3句,每句1分,共3分)。
(1)发奋识遍天下字,
(2)鸟欲高飞先振翅,
(3)立志宜思真品格,
(4)五湖烟水三江月,
(5)三更有梦书当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