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1881—1911年中国商办、官办企业发展数据统计表,它反映了这一时期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入黄金时代 |
B.民族企业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
C.商办企业已摆脱官办企业的束缚 |
D.民族资本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优势地位 |
马克思曾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
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马克思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殖民活动在历史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 |
B.工业革命加速了西方殖民体系的崩溃 |
C.煤和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 |
D.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
1896年孙中山先生在伦敦被清政府诱捕,后得英人康德黎帮助而获释,获释
后孙中山在英国呆了九个月,他目睹了诸多工业化国家日渐增长的社会改革与革命的趋
势。这九个月的经历最有可能刺激孙中山萌生的思想主张
A.民权主义思想 | B.民族革命思想 |
C.社会革命思想 | D.发展实业计划 |
《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
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
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
A.儒家学派 | B.道家学派 | C.法家学派 | D.墨家学派 |
南宋学者金履祥说:“国,天下之国;家,天下之家也。君之者,长之而已,
固非其所得私也,况可以专其利以自私哉?”。以下持相似观点的思想家是
A.陆九渊 | B.顾炎武 | C.王守仁 | D.黄宗羲 |
赵翼在《论诗》中写道:“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
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他所说的“风骚”主要是
A.唐诗和宋词 | B.国风和汉赋 | C.楚辞和汉赋 | D.国风和离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