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
|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来 |
|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
|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
如图表示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将13.7g Na2CO3和NaHCO3的固体混合物,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然后向此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117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不饱和溶液,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为
| A.2.3g | B.4.6g | C.6.9g | D.9.2g |
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蓝色。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存在Zn(NO3)2 | B.滤液中可能存在Ag+ |
| C.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Ag | D.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Cu |
有一瓶无色液体X,分成三等份,向其中分别加入少量的氯化钡溶液、氧化铜粉末、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物质X是下列选项中的
| 氯化钡溶液 |
氧化铜粉末 |
氢氧化钠溶液 |
|
| 物质X |
白色沉淀 |
溶解,溶液变蓝 |
无明显现象 |
A.硫酸钠溶液 B.稀硫酸 C.稀硝酸 D.澄清的石灰水
下列实验方法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水鉴别硫酸铜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
| B.用AgNO3溶液检验H2中混入的少量HCl气体 |
| C.用Ba(OH)2溶液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杂质 |
| D.用稀盐酸检验暴露在空气中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