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
A. 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 a′组尖端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 c组尖端的生长素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 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
A.一定有35S,其中有1个含有32P |
B.一定有35S,其中有2个含有32P |
C.一定有32P,其中有2个含有35S |
D.一定有32P,但不含35S |
下图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II5为单基因遗传病患者,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患病男孩的父亲I2不一定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
B.若I2携带致病基因,则I1、I2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可能为1/8 |
C.II5可能是白化病患者或色盲患者 |
D.若I2携带致病基因,则II3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 |
在基因表达过程中,不需要
A.核糖核苷酸 |
B.脱氧核苷酸 |
C.氨基酸 |
D.核糖核酸 |
下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A.该动物的性别为雄性 |
B.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
C.1与2或1与4的片段交换,前者属于基因重组,后者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
D.丙细胞不能进行基因重组 |
某动物细胞中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B、C分别对a、b、c为显性。用两个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F1体细胞中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