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稻鱼共生系统”中,鲤鱼通过冲撞稻秧导致稻飞虱等害虫落入水中并食之,同时使清晨水稻叶片上的露水坠入水中,减少稻瘟病原孢子产生和菌丝体生长;鲤鱼的游动,又可引起水浑浊,抑制水中杂草的生长;水稻在给鲤鱼提供食物(水稻叶片)的同时,还能够抵挡烈日照射,降低表层水温;水稻能够利用氮素,降低水中铵盐浓度,为鲤鱼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在该“稻鱼共生系统”中鲤鱼与稻飞虱的关系为____________。
(2)请在相应位置用箭头表示该“稻鱼共生系统”中图示成分之间的碳元素流动途径。
(3)已知某简单生态系统只有一条具有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下图是该生态系统中某动物取食过程中能量的损失情况,其中字母表示能量值,a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用相应的字母表示),分析此图中净生产量f,该部分能量也就是用于 。
萘乙酸(NAA)是科学家通过化学的方法合成和筛选的在结构和生理作用方面与生长素相似的物质,其生理作用也与浓度密切相关,探究萘乙酸(NAA)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最佳浓度范围,在农业生产的应用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实验原理:
萘乙酸与生长素一样,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性。
二、实验过程与方法:
(1)取材;取山茶花植株生长良好的半木质枝条,剪成5—7cm,每段插条芽数相同。
(2)实验:①将插条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如图1;②将处理过的插条下端浸在清水中,注意保持温度(25~30℃)。
(3)记录:小组分工,根据实验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如图2。
三、结果分析与评价:
(1)从图2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2)设置蒸馏水组的目的是。
(3)实验的自变量是,实验过程中,温度、处理时间等要一致,其原因是。
(4)每组都选取10根插条,其目的是。
回答有关免疫问题。
(1)抗体的化学成分为。当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与抗原结合时,该细胞被活化、分化出的细胞制造大量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
(2)将一只A品系大鼠的皮肤小片移植到另一只不同品系大鼠的背部,10天后因反应而脱落,这主要是细胞所起的作用。
(3)如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子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
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的是曲线;表示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的是曲线,其特点是,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细胞的作用。
图甲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图乙表示突触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⑶称为.
(2)若刺激图甲中b点,则除b点外图中点可产生兴奋。甲图中共有个突触。
(3)图乙中突触后膜属于下一神经元的部分。
(4)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原因是。
(5)突触小体产生的神经递质是由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分泌,并通过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该过程属于细胞的功能。
(6)突触后膜上的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会引起图乙中B细胞产生兴奋,使突触后膜上的膜电位发生变化。
图Ⅰ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Ⅱ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X、Y代表激素名称。
(1)图Ⅰ中,B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的含量有关。B液与A液和C液的最主要区别是。
(2)图Ⅱ中,甲和乙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分别是、,激素Y的名称是。
(3)图Ⅱ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
(每空2分,共22分)右图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示例:[1]细胞膜,序号与名称全对才给分):
(1)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能使活细胞中的结构10呈现蓝绿色的染液是。
(2)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
(3)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是[ ];图中6是,它与有关。
(4)该细胞中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细胞器是[]和[]。除了图中所示结构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还具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该结构与有关。
(5)假设此细胞可以合成分泌蛋白,则从分泌蛋白的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经过细胞器或细胞结构的途径依次为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