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2分)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协调并进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和2012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2009
2012
对GDP的贡献率
60%左右
70%左右
对就业的贡献率
80%左右
90%左右
对税收的贡献率
50%左右
80%左右

注:我国65%左右的发明专利、70%左右的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都是由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
材料二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市场准入限制、融资渠道窄、实际税负重、企业合法权益遭受侵犯等问题,这些都制约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二谈谈我国应怎样更好地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材料三 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为出台配套方案,某市政府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和建议。
(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参照示例,写出下列征求意见要点和理论依据。

材料三当前中国改革的已进入深水区,要敢于啃硬骨头。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国越发展,就越要开放。我们将继续抱着谦虚的态度,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理念和发展经验,包容并蓄,走同其他国家和谐共生的发展道路。
(3)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三,对“中国越发展,就越要开放”的观点加以论证。
材料四面对日益复杂多元现实文化生活,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2014年3月31日,中宣部授予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原党支部书记朱彦夫“时代楷模”称号,并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了他的先进事迹。朱彦夫同志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失去了四肢和左眼,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创造了人生一个又一个奇迹。在和平建设时期,他主动回到家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长达25年,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建成远近闻名的先进村。退休后,他创作完成了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他的先进事迹生动诠释了共产党员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4)“有生命,就要有所作为,有奋斗就有幸福”是朱彦夫一生的真实写照。请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谈谈朱彦夫的先进事迹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选修4—科学思维方法]
材料: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的一幢新建的高达52层的大楼竣工了。一天,公司一名仓库保管员上楼顶大房间去取东西时发现密密麻麻的一大群鸽子停在这间房里,到处是鸽子粪、羽毛。公关部经理立即打电话给动物保护委员会,请他们迅速派人前来协助处理这件有关保护动物的“大事”。与此同时,公司又电告各电台、报纸等媒体,说在本公司总部大楼发生了一件以前从未发生过的有趣而又有重大意义的捕捉鸽子“事件”。报社、电台等新闻媒体纷纷派出记者现场采访和报道,各新闻媒体也对捕捉鸽子的事件进行了连续报道,人们每天都收看收听有关的新闻报道,每天都议论。结果每次总少不了总经理在电视镜头前介绍这次行动,介绍本公司的宗旨,介绍本公司的产品特点、性能等。这样,这家公司就声名远扬了。
(1)公关部经理成功运用“鸽子事件”使公司扬名的方法从根本上说来自于________。
A.经验 B.实践 C.灵感
(2)公关部经理成功运用鸽子事件使公司扬名是如何体现思维创新的特征?

[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
材料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上海合作组织新任秘书长梅津采夫。习近平主席强调,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建设,推动成员国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更好地应对新威胁、新挑战,符合成员国根本利益,也有利于本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稳定。中国愿同各成员国一道,为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成员国共同发展繁荣发挥重要作用。
材料二:2013年3月2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刚果共和国议会发表题为《共同谱写中非人民友谊新篇章》的重要演讲。他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同非洲国家团结互助,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继续增加对非援助、扩大对非贸易和投资、加强对非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风险和困难带来的挑战。
(1)上海合作组织属于(  )
A.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B.区域性国际组织 C.专门性国际组织
(2)如果以《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为题写一篇时政评论,请结合材料列出要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伴随着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我国各类环境问题集中爆发,环境保护已成为社会利益冲突的重要触发点。因此,中国需要在保护环境和经济增长、居民就业收入与环境质量等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更好地落实政府和排污单位的责任,规范居民应尽的义务。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什么?请选用其中的一个特征,并结合材料一,就解决我国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材料二:“内需”包括国内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下图为需求曲线图。

① 实现社会保障全民覆盖
② 大力兴建公共文化设施
③ 调整税收政策,扩大房屋租赁税的范围
④ 优化外贸结构,坚持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战略
⑤ 强化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


(2)扩大内需是我国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基点。请在图中画出有效扩大内需后总需求曲线的变化图。从左表中选择两项能够扩大内需的举措并分别说明理由。
材料三: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旺盛的活力,综合国力、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发展;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坚持把本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一句话,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
(3)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评析“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的观点。
材料四:福建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福建省提出了加快文化强省的一系列措施: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培育新时期福建精神;要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闽西北优秀传统文化;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载体建设;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等。这些措施必将大大加快文化强省的步伐。
(4)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上述文化强省系列措施的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标语曾刷遍农村的大街小巷。但是近年来,“读书无用论”在部分农村地区死灰复燃。
反对“读书无用论”的人认为:
“我非常爱读书,喜欢泡在图书馆里。书本打开了我的眼界,提高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读大学,才能让自己更有修养、更有层次,大学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
“培养科学读书习惯,提高公民素养和人文情怀,以推动公民个人和社会健康发展,必须依靠科学系统的全民教育体系,而背后则需要制度的改变和观念的创新。
“书到用时方恨少,厚积薄发,活学活用,反对读书无用。”
支持“读书无用论”的人认为:
“民众从投资角度衡量教育,得出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生育成本是276万元,全国排名第一。按家庭年收入12万元计算,夫妻二人不吃不喝工作20年以上才能负担。生育成本中,教育投入约180万元.占总花费三分之二左右,大城市的子女教育负担越来越重。”
“数据显示,一个本科生培养成本相当于一个农民35年纯收入。”
“大学生薪金赶不上农民工,所学专业与从事职业脱节问题显现。极端例子是,仅约l/6的医学专业毕业生从事医疗工作。”
“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培育模式僵化、理念保守、管理失效,加之缺少科学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等,造成毕业生能力和水平日益贬值,无法满足就业市场需求。”
(1)你是支持还是反对“读书无用论”?请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2)实际上,学历与身价不能简单划等号,这是常识。所谓知识改变命运,往往不过是增加了人生向上的机会,而不是立竿见影的物质财富。请结合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从“知识改变命运”到“新读书无用论”的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