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类已发现的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外共有16种,对这16种非金属元素的相关判断( )
①都是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大于4
②单质在反应中都只能作氧化剂
③氢化物常温下都是气态,所以又叫作气态氢化物
④氧化物常温下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酸
⑤根据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可判断两种元素得电子能力的强弱
⑥非金属得电子后形成的简单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 A.④⑤正确 | B.①③⑥正确 | C.②③⑤正确 | D.都错误 |
用4种溶液进行试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
操作及现象 |
溶液 |
| A |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升温至65℃以上,溶液变澄清 |
C6H5ONa溶液 |
| B |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
NaSiO3溶液 |
| C |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
Ca(ClO)2溶液 |
| D |
通入S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S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变浑浊 |
Ca(OH)2 |
将质量分数为a%,物质的量浓度为c1mol·L﹣1的稀H2SO4蒸发掉一定量的水,使之质量分数为2a%,此时物质的量浓度为c2mol·L﹣1,则c1和c2的数值关系是()
| A.c2=c1 | B.c2<2c1 | C.c2>2c1 | D.c2=2c1 |
将一定量的镁和铜组成的混合物加入到稀硝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假设反应中还原产物只有N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人3 mol/L 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5.1 g。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当生成的沉淀量达到最大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V≥100 mL |
| B.当金属全部溶解时,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一定是0.4mol |
| C.参加反应的金属的总质量为9.6 g>m>3.6 g |
| D.当金属全部溶解时收集到NO气体的体积一定为2.24 L。 |
NaCl溶液中可能混有杂质NaOH、NaHCO3、Na2CO3中的一种或二种,为测定溶液中混有的杂质成分,可进行如下实验操作:分别取二份等体积混合液,用盐酸的标准液 (0.10 mol/L)滴定,以酚酞或甲基橙为指示剂,达到终点时消耗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且V2>V1。则NaCl溶液中混有的杂质可能为()
| A.NaOH | B.Na2CO3 | C.Na2CO3、NaHCO3 | D.NaOH、Na2CO3 |
将容积为50mL的量筒充满二氧化氮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将量筒倒置在盛满水的水槽里,一段时间后,量筒里剩余气体体积为5mL。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体积比可能是()
| A.9:1 | B.18:7 | C.41:9 | D.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