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戊是由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辛是由C元素形成的单质。已知:甲+乙=丁+辛,甲+丙=戊+辛;常温下0.1 mol·L-1丁溶液的pH=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元素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二周期第ⅥA族
B.元素B、C、D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r(D)>r(C)>r(B)
C.1.0 L 0.1 mol·L-1戊溶液中阴离子总的物质的量小于0.1 mol
D.1 mol甲与足量的乙完全反应共转移了约6.02×1023个电子
1mol过氧化钠与2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
A.Na2CO3、Na2O2 | B.Na2CO3 | C.NaOH、Na2CO3 | D.Na2O2、NaOH、Na2CO3 |
下列关于钠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NaHCO3、Na2CO3分别与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消耗的盐酸体积Na2CO3是NaHCO3的二倍 |
B.Na2O2和Na2O均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
C.将澄清石灰水分别加入NaHCO3和Na2CO3两种盐溶液中,只有Na2CO3溶液产生沉淀 |
D.Na2O2和Na2O中Na2O更稳当,Na2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Na2O |
下列反应中,过氧化钠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是( )
A.2Na2O2+2H2O=4NaOH+O2↑ |
B.2Na2O2+2CO2=2NaCO3+O2 |
C.Na2O2+H2SO4(稀)=Na2SO4+H2O2 |
D.Fe2O3+3Na2O2(熔融)=2Na2FeO4十Na2O |
某溶液含有①NO3-、②HCO3-、③SO32-、④CO32-、⑤SO42-等五种阴离子。向其中加入少量的Na2O2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设溶液体积无变化)( )
A.①②④ | B.① | C.①③⑤ | D.①③ |
用光洁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到火焰呈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只含有Na+ | B.一定含有Na+,可能含K+ |
C.既含有Na+,又含K+ | D.可能含有Na+,可能含有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