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隔两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所有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图(乙)所示.
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方法A:由……,
取平均值g="8.667" m/s2;
方法B:由取平均值g="8.673" m/s2。
从数据处理方法看,选择方法__________(“A”或“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__________误差(“系统”或“偶然”)
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研究小灯泡L(2.4V,1.0W)的伏安特性,并测出该灯泡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值。
(1)在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触头应放在端。(选填“a”或“b”)
(2)请按电路图连接好图(乙)中的实物图。
(3)根据所得到的图象如图(丙)所示,求出它在额定电压(2.4V)下工作时的电阻值R=,这个测量值比真实值偏(选填“大”或“小”) 。
某同学在做课题研究时,打算测定自来水的电阻率。他先在一根均匀的长玻璃管两端各装了一个电极,两电极相距L=0.700m.期间充满待测的自来水。并设计如图1所示电路。选用器材如下:电压表(量程15V,内阻约30)、电流表(量程300
,内阻约50
)滑动变阻器(100
,1A)、电池组(电动势E=12V,内阻r=6
)、单刀单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下表是他测量通过管中自来水柱的电流及两端电压的实验数据.实验中他还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了玻璃管的内径,结果如图2所示。
U/V |
1.0 |
3.0 |
5.0 |
7.0 |
9.0 |
11.0 |
![]() |
22 |
65 |
109 |
155 |
190 |
240 |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玻璃管内径d的测量值为cm;
(2)根据上表数据在图3坐标中作出U-I图象,并根据图象求出电阻R= ;
(3)用直接测量值计算自来水电阻率的公式是=,测量值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请你根据设计好的电路连接实物图。
虚线方框内是由电阻、电源组成的线性网络电路,为了研究它的输出特性,将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按图示的方式连接在它的输出端A、B之间.电键S闭合后,实验中记录的6组电流表示数I、电压表示数U如下表所示.
(1)试根据这些数据在下面的坐标纸上画出U-I图线.
(2)若将方框内的电路等效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的电源,从图线上求出电源的电动势E=_______V,内电阻r=______Ω.
(3)若电流表内阻为0,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上端时,电流表示数是_______A.
(4)变阻器滑片移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是_________W.
在用DIS研究加速度与作用力的关系时:
(1)请按实验的顺序填写下列步骤:。
① 用天平测小车的质量.
② 处理实验数据(包括画图像),归纳得出结论.
③ 将上述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④ 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钩码的大小重复实验.
⑤ 在轨道上放置小车并安装传感器,连接线路,将细线连接小车,跨过滑轮系住小钩码,释放小车测定加速度.
⑥ 测量钩码的重力(作为对小车的拉力) .
⑦ 保持钩码的大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重复实验.
(2)在本实验的a-F图像中,若图线不过原点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在做“研究共点力的合成”实验时,
(1)(多选题)下面措施中有利于提高实验精确度的是
A.橡皮条弹性要好,拉到O点时,拉力要适当大些. |
B.两个分力F1和F2间的夹角要尽量大些. |
C.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秤应贴近且平行纸面. |
D.套橡皮条的绳套要细些且稍长为好. |
(2)实验结果是否会有误差?若有,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