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金属电阻丝的阻值约为20Ω,现用以下实验器材测量其电阻率:
A.电压表V1(量程0~15V,内阻约15kΩ)
B.电压表V2(量程0~3V,内阻约3kΩ)
C.电流表A1 (量程为0~0.6A,内阻约为0.5Ω)
D.电流表A2(量程为0~50 mA,内阻约为10Ω)
E.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kΩ,允许最大电流0.2A)
F.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0Ω,允许最大电流1.0A)
G.螺旋测微器
H.电池组(电动势3V,内电阻0.5Ω)
I.开关一个和导线若干
⑴某同学决定采用分压式接法调节电路,为了准确地测量出电阻丝的电阻,电压表选 ,电流表选 ,滑动变阻器选 (填写器材前面的字母);
⑵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电阻丝的直径,示数如图a所示,该电阻丝直径的测量值
d = mm;
⑶如图b所示,将电阻丝拉直后两端分别固定在刻度尺两端的接线柱a和b上,其间有一可沿电阻丝滑动的触头P,触头的上端为接线柱c.当按下触头P时,它才与电阻丝接触,触头的位置可在刻度尺上读出.实验中改变触头与电阻丝接触的位置,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A示数I保持不变,记录对应的电压表读数U.
该同学的实物连接如图c所示,他的连线是否正确,如果有错,在连接的导线上打“×”并重新正确连线;如果有导线遗漏,请添加导线,完成正确的实物连接图.
(4)利用测量数据描点作出U – L图线,如图d所示,并求得图线的斜率k.用电阻丝的直径d、电流I和斜率k表示电阻丝的电阻率ρ= .
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a-F图像,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平衡摩擦力时木板与水平桌面间的倾角_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该同学在平衡摩擦力后进行实验,实际小车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拉力_______砝码和盘的总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为了便于探究、减小误差。应使小车质量M与砝码和盘的总质量m满足_______的条件
(3)某同学得到如图c所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A.B.C.D.E、F、G是纸带上7个连续的点。由此可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某同学对电阻丝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实验探究,现有如下器材:电源E(电动势为4V,内阻约为1Ω);电流表A1(量程5mA,内阻约为10Ω);
电流表A2(量程0.6A,内阻约为1Ω);电压表V1(量程3V,内阻约为l kΩ);
电压表V2(量程l5V,内阻约为3kΩ);滑动变阻器R1(阻值0~2Ω);
滑动变阻器R2(阻值0~20Ω);开关及导线若干。
他对电阻丝做了有关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编号 |
金属丝直径D/mm |
金属丝直径的二次方D/mm2 |
金属丝长度L/cm |
电阻R/Ω |
1 |
0.280 |
0.0784 |
100.00 |
16.30 |
2 |
0.280 |
0.0784 |
50.00 |
8.16 |
3 |
0.560 |
0.3136 |
100.00 |
4.07 |
①图乙是他测量编号为2的电阻丝电阻的备选原理图,则该同学应选择电路 (选填“A”或“B”)进行测量.电流表应选 ,电压表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
②请你认真分析表中数据,写出电阻R与L、D间的关系式R= (比例系数用k表示),并求出比例系数k= Ω•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为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某同学在墙壁上固定了竖直的标尺,让小钢球在标尺附近无初速释放,然后启动数码相机的连拍功能,连拍两张照片的时间间隔为T,得到了如右图所示的照片。测量出A、B、C、D、E相邻两点间的距离依次为L1、L2、L3、L4,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1)为了获得钢球在C位置的动能,需要求得经C位置时的速度vc,则vc=___ __。
(2)钢球经E位置时的速度表示为_______。(填序号)
A.vE=4gT B.vE= C.vE=
(3)用B、E两点验证钢球的机械能是否相等,实际得到的关系式为_______mg(L2+L3+L4)(填“>”、“<”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来研究电器元件Z的伏安特性曲线。他们在实验中测得电器元件Z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数据如下表:
U/V |
0.0 |
0.2 |
0.5 |
1.0 |
1.5 |
2.0 |
2.5 |
3.0 |
I/A |
0.000 |
0.050 |
0.100 |
0.150 |
0.180 |
0.195 |
0.205 |
0.215 |
现备有下列器材:
A.内阻不计的6V电源;
B.量程为0~3A的理想电流表;
C.量程为0~0.6A的理想电流表;
D.量程为0~3V的理想电压表;
E.阻值为0~10Ω,额定电流为3A的滑动变阻器;
F.电键和导线若干。
①这个实验小组在实验中电流表选的是 。(填器材前面的字母)
②分析上表内实验数据可知,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③利用表格中数据绘出的电器元件Z的伏安特性曲线,如上图所示,分析曲线可知该电器元件Z的电阻随U变大而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④若把用电器Z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10A,已知A、B两端电压恒为1.5V,则定值电阻R0阻值为________Ω。
如图甲所示为阿特武德机的示意图,它是早期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器械,由英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阿特武德于1784年制成.他将质量同为M(已知量)的重物用绳连接后,放在光滑的轻质滑轮上,处于静止状态.再在一个重物上附加一质量为m的小重物,这时,由于小重物的重力而使系统做初速度为零的缓慢加速运动并测出加速度,完成一次实验后,换用不同质量的小重物,重复实验,测出不同m时系统的加速度.
(1)若选定如图甲左侧物块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过程进行测量,则为了图乙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
A.小重物的质量m |
B.大重物质量M |
C.绳子的长度 |
D.重物下落的距离及下落这段距离所用的时间 |
(2)经过多次重复实验,得到多组a、m数据,作出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该图象斜率为k,纵轴截距为b,则可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并可求出重物质量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