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双选) ( )。
A.实验Ⅰ: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B.实验Ⅱ:测定未知盐酸的浓度 |
C.实验Ⅲ:制取并观察Fe(OH)2沉淀 |
D.实验Ⅳ: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溶液 |
下列对定量实验误差分析正确的是
A.中和热测定实验中,缓慢地将NaOH溶液倒入测定装置中——测定结果无影响 |
B.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前无气泡而滴定后有气泡——测定结果偏高 |
C.测定溶液pH的实验中,用干燥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测定结果无影响 |
D.现需90 mL 1.0 mol/L NaOH溶液,称取3.6 g NaOH 固体配制——溶液浓度偏低 |
莽草酸可用来合成药物达菲,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7H10O5 |
B.分子中含有两种官能团 |
C.既可发生加成又可发生取代反应 |
D.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 |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1 mol Cl2与足量NaOH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
B.常温常压下,11.2 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小于2 NA |
C.1 mol碳烯(∶CH2)所含的电子数目为6 NA |
D.T ℃时,1 L pH=6的纯水中含OH-数为10-6 NA |
《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洧水”的使用有“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此物必大行于世”的描述。下列对上文进行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洧水”的主要成分是油脂 | B.“洧水”的主要成分是煤油 |
C.烟的主要成分是炭黑 | D.烟的主要成分是石墨 |
25℃、101 kPa下,碳、氢气、甲烷和葡萄糖的燃烧热依次是393.5 kJ/mol、285.8 kJ/mol、890.3 kJ/mol、2800 kJ/mol,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s)+1/2O2(g)==CO(g)△H =-393.5 kJ/mol |
B.CH4(g)+2O2(g)="=" CO2(g) + 2H2O(1)△H =-890.3 kJ/mol |
C.2H2(g)+O2(g)==2H2O(1)△H = + 571.6 kJ/mol |
D.1/2C6H12O6(s) + 3O2(g) ="==" 3CO2(g) + 3H2O(g)△H =-1400 kJ/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