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古诗。
偶 题 朱 熹
青山门外翠紫堆,幅巾①终日面崔嵬②。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③来。
【注释】①幅巾;古代文人用绢一幅束发,称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②崔嵬(wéi):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③底处:何处。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首句“堆”得精妙。请说说“堆”字为何用得精妙。
选出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幅巾”是古代文人一种儒雅的装束,诗中借此交代诗人的身份与闲适、高雅的生活情趣。 |
B.“终日”一词,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厌倦读书生活,希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的急迫心理。 |
C.第三、四句诗是说常人只见到云腾致雨的现象,却不知云从何处来,因而悟出凡事都要追根溯源的道理。 |
D.这首诗抒写诗人生活中的偶然所见,虽然着笔不多,却耐人寻味,能够引导人们积极思考。 |
阅读古诗,完成后面题目。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请借助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描绘“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展现的画面,并说说这一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古诗。
咏 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发挥想象,描绘“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所呈现的画面。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脍炙人口的佳句,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
【甲】钱塘湖春行【乙】春题湖上
白居易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请描绘【甲】诗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示的画面。
【答】【乙】诗中“碧毯线头抽早稻”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
【答】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第一句诗中两个“笼”将哪些景物融为一体?这句景物描写有何特点?
第三、四句是仅仅写商女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诗中第四句两个“向”字如何理解?
这首诗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寓情于景,请举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