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除玉米胚芽鞘的顶端,然后在其左侧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培养24小时后,胚芽鞘向右弯曲,角度θ如下面甲图所示,乙图是测定的实验结果。下列关于该实验的一些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放置琼脂块前,要将去掉尖端的胚芽鞘![]() |
B.在光下和黑暗处进行该实![]() |
C.乙图说明生长素在较低浓度时能促进植物生长,超过最适浓度则促进作用减弱 |
D.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琼脂块偏放在胚芽鞘横切面上 |
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使手缩回 |
B.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可能完成H过程 |
C.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
D.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途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
有容积相同的几只玻璃缸,同龄且发育状态相同的小蝌蚪60只,蝌蚪常用饲料,未经处理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500C温水处理了10分钟的原来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等。设计了实验探究甲状腺激素处理后生物活性变化,见下表(+代表等量加入):
玻璃缸编号 |
蝌蚪数 |
常用饲料 |
甲状腺激素 |
500C处理10分钟的甲状腺激素 |
甲 |
20 |
+ |
||
乙 |
20 |
+ |
+ |
|
丙 |
20 |
+ |
+ |
观察蝌蚪完成发育所需的天数,下列预期及分析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现象:若乙=丙<甲,结论:甲状腺激素处理后活性不变
B.现象:若甲=丙>乙,结论:甲状腺激素处理后失去活性
C.现象:若甲>丙>乙,结论:甲状腺激素处理后活性降低
D.现象:若甲>乙=丙,结论:甲状腺激素处理后活性升高
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
A.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 | B.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甜 |
C.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 | D.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 |
给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番茄。这个现象说明()
A.果实发育与受精作用有关 | B.果实发育与种子形成有关 |
C.果实发育需要生长素 | 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