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杠杆原理后,小明和小王同学尝试利用杠杆原理测量出一把直尺的质量mR.请你也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吧,实验步骤如下:
(1)找出直尺的重心,如图所示,他们将刀口仰放在桌子上,再把直尺平放在刀口(支点)上,左右移动直尺,使直尺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此时 的位置在直尺重心的正下方.他们在重心处做好记号.
(2)将质量是m千克的钩码挂在刀口左端的直尺上某一位置,在刀口上向右移动直尺,使其重新在 位置平衡,读出此时钩码到刀口的距离,此距离就是动力臂l1,直尺重心到刀口的距离就视为阻力臂l2.
(3)用上述已知的量和测量的量可写出计算直尺质量的表达式为m尺= .
小爽同学有一块琥珀吊坠,她想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测量其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当游码调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时,发现左盘比右盘高,她应向 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将吊坠放在天平左盘中,向右盘中加砝码,当加最小是 的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小爽应该先 然后直到天平平衡。此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吊坠的质量为 。
(3)往量筒中倒入 水,将吊坠浸没在水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吊坠的体积是 ,密度是 。
(4)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使用的砝码有磨损,则测得的密度值 (填“偏大”或“偏小”)。
(5)小爽同学利用缺少砝码的天平,两个相同的烧杯,量筒和水也测出了吊坠的密度。请将她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已知水的密度为 )
①在两个烧杯中倒入等量的水,分别放在已调平衡的天平的左右盘中(图丙)。
②将拴着细线的吊坠浸没在左盘烧杯的水中,不碰烧杯底(图丁),用量筒向右盘的烧杯中加水到 处时天平平衡,记下加入水的体积为 。
③将吊坠 ,用量筒继续向右盘的烧杯中加水,直到天平平衡,并记下再次加入水的体积为 。
④吊坠密度的表达式为 。
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
(1)同一小车每次从同一斜面的 由静止滑下,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2)分析实验现象可知,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的减小是因为受到 (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理可知: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将做 。
(3)实验后分析得出:如果让同一个小车在三种表面上运动的距离相等, 表面克服摩擦阻力做功最少, 表面上的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前的位置最高。
2019年中考实验操作考试前,小雪和同学们去实验室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1)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出现清晰的 (填“放大”或“缩小”)的像(像未画出);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到某一位置,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 (填“放大”或“缩小”)的像。此凸透镜的焦距范围是 。
(2)一位同学把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的某一位置,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动,向 (填“左”或“右”)适当移动光屏,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此时把眼镜和凸透镜取走,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在原凸透镜位置换一个焦距更 (填“大”或“小”)的凸透镜,也可以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如图甲所示,小雪用该实验装置在室温下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将浓盐水冻成的冰块打碎后放入小烧杯中,温度计插入碎冰中(图甲),其示数为 。
(2)观察现象,每隔 记录一次温度值。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图象(图乙),由图象可知盐冰的熔点为 .在熔化过程中,盐冰水混合物的内能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3)实验过程中,发现烧杯外壁出现水珠,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4)将装有 的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在正在熔化过程中的盐冰水混合物中,试管中冰的质量将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小亮连成如图所示电路,正准备实验时,同组的小明检查发现电路连接有错误。
(1)若在错误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指针将 (选填“正向偏转”、“反向偏转”、“不动”)。
(2)请你将接错的那根导线打“ ”,画出正确连线。
(3)电路连接正确后,要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从小到大变化,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向 侧调整。
(4)选用规格为“ ”的滑动变阻器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
1 |
2 |
3 |
1 |
2 |
3 |
|
0.2 |
0.4 |
0.6 |
0.1 |
0.2 |
0.3 |
|
5 |
10 |
若换用规格为“ ”的滑动变阻器,不能完成表格中第 次实验。
(5)在本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主要作用 。
(6)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