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坚持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要求且表述正确的是 ( )。
| A.运用经济手段——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 |
| B.运用行政手段——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 |
| C.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规范并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 |
| D.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
《人民日报》曾指出由于受到“以粮为纲”思想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洞庭湖面积迅速萎缩,其后果是水灾频繁。这一事实说明①违背客观规律必然遭到规律的惩罚②矛盾具有特殊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④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 A.①②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①③④ |
从2001年起,我国报考普通高校不再受年龄和婚否的限制,这不仅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已向大众化发展,而且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说明我国正在向学习型社会迈进。活到老,学到老,已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种变化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A.正确认识只有在同错误认识的不断斗争才能中获得 |
| B.认识的任务是指导实践 |
| C.认识要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
| D.改造主观世界离不开改造客观世界 |
毛泽东指出:“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一分为二,这是个普遍现象。”毛泽东上述论断的含义是①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的思维中,矛盾都是普遍存在的②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点,即优点和缺点、成绩和错误③复杂的事物包含着许多矛盾,其中有一个矛盾处于支配地位④矛盾存在于事物发展过程之中,并贯穿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胡杨树生长在中国西北浩瀚的沙漠中,它扎根深,抗干旱,迎风
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强。人们赞美它“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称其为“英雄树”,誉之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精神的象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①可以激发人们昂扬的精神状态,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积极的反作用②可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相对独立性③可以调动人们的建设能量,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特殊决定作用④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今后国
家将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以减少收费高速公路的总量。交通部负责人说:“我们认为,为了减少收费公路的总量,多引入财政性的资金来建设高速公路可能是需要考虑的一个方向。”国家所以多引入财政性的资金来建设高速公路,是因为
| A.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较大风险 |
| B.基础设施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
| C.基础设施建设难以取得较高的利润 |
| D.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