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中国多次举办“俄罗斯国家年”,开展了俄罗斯文化节、教育展、文艺演出等多项活动,规模前所未有;而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国家年”,内容丰富多样,大展中华风采。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中俄互办“国家年”是两国( )。
①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
②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示着两国文化的趋同
③在文化上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
④在文化上相互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马来西亚民航客机MH370失联后,包括中美澳等许多国家相继投入了许多人力物力进行搜索,为了援助行动的顺利展开,有些国家还开放了领海领空。这说明
| A.国家利益是国家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
| B.在人道主义救援面前,人权高于主权 |
| C.政治分歧在人道主义救援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
| D.主权国家必须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 |
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国家立法形式将每年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表明
| A.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行使立法权 |
| B.中国人民坚决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 |
| C.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拥有最高立法权 |
| D.我国政府履行文化职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
中学生小明上网时看到《北京市劳动合同若干规定(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与父亲一起登录市政府相关网站,就用人单位终止合同支付赔偿金额等问题发表意见。上述材料表明:
| A.公民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 |
| B.公民通过信访举报制度参与民主监督 |
| C.公民通过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
| D.尊重民意是保证决策科学的根本途径 |
经济生活是复杂的,同一现象或措施,有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两种效果。下列选项中,正确体现了这种“双刃剑”现象的是
| A.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多,必然会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 |
| B.合理的收人差距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但违背了公平原则 |
| C.企业降低商品价格能增加销量,但会削弱企业的竞争力 |
| D.经济全球化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
在山西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晒出“账单”:为山西省农户免费发放850多万吨取暖煤;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和工伤保险待遇标准平均提高15%;完成农村住房抗震改建l万户 … … 这主要说明财政
| A.通过合理的分配,可以增加财政收入 |
| B.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
| C.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促进经济增长 |
| D.在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