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某大学一年级新生召开的“反思文化断层”专题座谈会上的一段记录。请将其中一位专家的寄语和主持人的总结性发言补充完整,专家寄语和总结性发言字数各不超过30字,注意意思保持基本一致。
主持人 一个人有没有文化,一张口就能听出来。而时间造成的文化断层也同样需要由时间来弥补,不能用浮躁的方法来解决。怎么弥补?最后请参与本次座谈会的专家和前辈寄语我们:
专家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家2 文化积累和农作物的成长是一样的道理,有一段“有效生长期”,过了这个有效生长期,再给它浇多少水、施多少肥,用多少技术都已经无效了。
专家3 年轻人的脑子像一张宣纸,滴一滴墨就会全部渗透吸收了。其实从过目不忘到转身就忘,从来日方长到去日苦多,中间并没有明显的时间界限。
主持人 各位专家和前辈的谆谆寄语,反复叮嘱我们:要趁年轻好好做学问,打好自己的文化底子;要把握机会,抓住关键,才能跨越时空造成的文化断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谢大家参与今天的座谈会。再次谢谢各位专家。再会!
下面这份请柬共有六处不当,请指出其中的四处并加以修改。
请柬
X X X同志:
您好!工作一定很忙吧!
我校定于一月二十日召开高三语文教学研讨会,请您做好准备,务必光临。
此致
敬礼!
x x中学校长办公室
2003年1月4日
修改意见: 1.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4. ___________
下面这段话中有三处表述不当的地方,请挑出来并加以改正。
①《蜀道难》竭力描绘了蜀道的艰难可怖,②但读者读完以后,不但不感到害怕,为诗的夸张的描写所激动、所感染,③这是为什么呢?④从描写对象说,蜀道虽然具备艰难万状使人害怕,⑤但又具有雄奇、壮美等特点,⑥在诗人的彩笔下,跟美丽的神话传说结合起来,更形成一种诱人的魅力。
第________处________________。第________处________。第________处________。
为了使语言简洁顺畅,标号的虚词有些必须删掉,必须删掉的虚词是________。
尽管①我们常常轻视小事情,不屑于做小事情,可是②,假如③有了一点小小的成就,却④又会立刻自满自足,其实⑤,虽然⑥改造社会的革命事业,是这样伟大而艰巨,但⑦我们每个人哪怕⑧
有天大的本事,可⑨也⑩只能在这伟大的事业中做好一部分工作。
下面一句话,编号的地方有些是可以删去的。请将可删去的序号写在题后的横线上。
条码是①标志商品②身份的③身份证,由表示商品信息的④数字代码转换而成的一组黑白⑤两色⑥相间的平行线⑦组合⑧构成的⑨有别于其他标志的特殊符号。
可删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使下面的语句简洁、顺畅,并保持原意,需要删除和修改一些词语。哪些词语需要修改?哪些词语需要删除?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由于中国②是一个③悠久历史的国家,④因此⑤人们⑥往往在列举别的国家和新鲜事物时,⑦我们⑧经常会搬出一套古已有之的说法。
需要修改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需要删除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