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斑马鱼的酶D由17号染色体上的D基因编码。具体纯合突变基因(dd)的斑马鱼胚胎会发出红色荧光。利用转基因技术将绿色荧光蛋白(G)基因整合到斑马鱼17号染色体上,带有G基因的胚胎能够发出绿色荧光。未整合G基因的染色体的对应位点表示为g。用个体M和N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⑴在上述转基因实验中,将G基因与质粒重组,需要的两类酶是               。将重组质粒显微注射到斑马鱼受精卵中,整合到染色体上的G基因              表达后,使胚胎发出绿色荧光。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推测:
⑵M的基因型是           (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 DDGG         b. DDgg        c. Ddgg       d. DdGg
⑶杂交后,出现红·绿荧光(既有红色又有绿色荧光)胚胎的原因是亲代       (填“M”或“N”)的初级精(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同源染色体的__________发生了交换,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重组。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物技术中的伦理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提高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的经济效益,需要调控好温室内的光照、温度、气体和湿度,这对作物的生长、产品的品质关系极大。请回答以下生产过程中几个问题:
⑴假如在温室中浇灌H218O,结果在温室内检测到了18O2,请问,18O2是在植物体细胞内叶绿体的上产生,此处与18O2的伴生产物还有
⑵冬季,密封的温室内容易因CO2缺乏而导致作物产量下降,生产中经常用施加农家肥的方法来增加温室内CO2的含量,原理是
;夏季阴雨连绵时,白天温室内的温度应,这样可以减少作物中有机物的消耗。
⑶在一个密闭的日光温室内,无土栽培蔬菜。作如下实验,开始时在保持适宜温度情况下遮光,并从第5分钟起给予光照。仪器记录了温室内氧气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①在0~5分钟之间氧气量减少的原因是
。5分钟时给予光照,蔬菜细胞的叶绿体中,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将
②在5~20分钟之间,氧气量增加的速率逐渐减小,这是因为
。温室内放置NaHCO3溶液后,蔬菜平均每分钟产生摩尔的氧气。

下图1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是某高等动物雌性个体中处于不同阶段的几个细胞。请据图分析回答:

⑴图1结构7的基质中所能完成的能量转化是,请写出与之相伴的物质变化为
⑵突然停止光照,图1中仍能产生ATP的结构(或部位)是〔〕
和〔〕
⑶与图2细胞中血清蛋白合成加工直接相关细胞器有(请用图1中相应结构的数字表示)。当图2中某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发生的变化是

⑷图2中进行减数分裂的是(用图中字母表示),B细胞的名称是

⑸图2中B细胞含个四分体,细胞内染色体、DNA、染色单体三者之比为

(6分)1952年,科学家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大肠杆菌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证明了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为DNA。他们首先用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来培养大肠杆菌,然后用该大肠杆菌来培养T2 噬菌体,再用上述T2 噬菌体去感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如右图),并经过保温、搅拌器搅拌、离心等步骤进一步开展实验。请据图回答


(1)与格里菲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相比,本实验更具有说服力。原因是

(2)用培养过的大肠杆菌来培养T2噬菌体的目的是
(3)实验过程中,保温的时间不宜过长,原因是
(4)如果让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图中离心管的上清液中,则获得该实验中的噬菌体的培养方法是 ( )
A.用含35S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B.用含32P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
C.用含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D.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5)用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离心后,发现上清液中有放射性物质存在,这些放射性物质的来源可能是

(6)连续培养噬菌体n代,则含亲代噬菌体DNA的个体应占总数的

豌豆种子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问题。

(1)亲本的基因组成是(黄色圆粒),(绿色圆粒)。
(2)在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
(3)F1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

右图表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某时期的图解:

(1) 图中所示属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步骤,该步骤发生在细胞的部位。
(2) 图中1表示,3表示
(3) 该过程的模板是[ ]。如果合成的4共有150个基本组成单位,则控制合成该肽链的基因至少应有个碱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