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原理的是( )
A.食蚁兽具有长舌,是因为它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而反复不断伸长的缘故 |
B.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因为杀虫剂使害虫产生抗药能力,并在后代中不断积累 |
C.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进行着相互选择,结果狼和鹿的奔跑速度都变快 |
D.现在人们都生活在不同的人工环境中,因此人类的进化不再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 |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对图所示生物概念模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若该模型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则C可表示重组质粒,D可以是细菌细胞
B.若该模型表示体外受精技术,则A、B其中之一表示获能的精子
C.若A、B表示培养液和胚胎干细胞,则C→D的传代培养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分化现象
D.若该模型表示核移植技术,则C→D过程一定与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技术有关
下列生态工程案例与最主要运用的基本原理对应正确的是( )
A.“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
B.“前面造林,后面砍林”——整体性原理 |
C.“桑基鱼塘”——物种多样性原理 |
D.“太湖富营养化”——协调与平衡原理 |
瓢虫是二倍体生物,决定某种瓢虫翅色的复等位基因有5种, TA、TB、TC、TD、t基因,且TA、TB、TC、TD相对t为显性,TA、TB、TC、TD之间为共显性关系;决定翅瓢虫眼色的基因有2种,分别为完全显隐性的G、g。眼色与翅色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则瓢虫的表现型种类为 ()
A.12种 | B.15种 | C.22种 | D.33种 |
许多大肠杆菌的质粒上含有lacZ’基因,其编码的产物β-半乳糖苷酶在X-gal和IPTG存在下,可以产生蓝色沉淀,使菌落呈现蓝色,否则菌落呈现白色。基因工程中常利用该原理从导入质粒的受体细胞中筛选出真正导入重组质粒的细胞,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工程中,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能遗传给后代,并表达和发挥作用 |
B.转化过程中,大肠杆菌应先用Ca2+处理,使其能够吸收周围DNA的状态 |
C.菌落颜色为白色的是菌落② |
D.菌落③中的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可采用的检测办法是抗原—抗体杂交 |
下图为某科研小组采用“基因靶向”技术先将小鼠的棕褐毛色基因导入黑色纯种小鼠的胚胎干细胞(ES细胞)中,再将改造后的胚胎干细胞移植回囊胚继续发育成小鼠的过程。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使用的工具酶是DNA连接酶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
B.完成第Ⅱ步操作得到由两个DNA切段连接成的产物,必定是载体与棕褐毛基因形成的重组DNA分子 |
C.第Ⅲ步操作后,还需经过筛选目的基因已成功转移的胚胎干细胞的过程,才能将该胚胎干细胞注射到囊胚中 |
D.改造后的胚胎干细胞移植回囊胚能继续发育成小鼠,其根本原因是细胞核中含有一整套的遗传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