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
B.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 |
C.冬季来临时植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为了更好地防止冻害 |
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 |
用32P标记一个蛙的受精卵中的两条染色体上的DNA双链。放在不含32P的适宜环境中培养,该受精卵经过两次卵裂形成的四个细胞中,含有32P的细胞数为(
)
A.2个 | B.1个或2个 | C.2个或3个 | D.2个、3个或4个 |
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下图表示该植物在30℃时光合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降低到25℃的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不变),从理论上讲,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应该是()
A.a点上移,b点左移,m值增加 |
B.a点不移,b点左移,m值不变 |
C.a点上移,b点右移,m值下降 |
D.a点下降,b点不移,m值上升 |
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叶绿体中可发生![]() ![]() |
B.ATP和[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 |
C.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线粒体中 |
D.都具有较大膜面积和复杂的酶系统,有利于新陈代谢高效而有序地进行 |
今年的初春大多是阴雨寒冷天气,对农作物影响较大。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对农作物生长不利的因素只是温度和水分 |
B.农作物叶肉细胞内叶绿素含量相对较少 |
C.农作物容易出现烂根现象 |
D.温室大棚可缓解对农作物的影响,但需定时通风除湿 |
1861年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的时候,如果发酵容器存在氧气,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直接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与否的反应及其场所是()
A.酒精+O2→丙酮酸细胞质基质 | B.丙酮酸+O2→CO2线粒体基质 |
C.[H]+O2→H2O线粒体内膜 | D.H2O→O2+[H]类囊体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