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生物细胞有四对染色体,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
A.1:1 | B.1:2 | C.1:3 | D.0:4 |
科研人员对某海洋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如右图所示,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D点时进行捕捞最有利于该种群的持续生存 |
B.D点表示种群密度最大 |
C.B点表示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
D.从O点到D点,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 |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
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
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少 |
下图为人体某个细胞所经历的生命历程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的衰老与凋亡不一定导致个体的衰老与死亡 |
B.若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则其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蛋白质 |
C.c代表细胞分化;⑤与⑥的基因完全相同,mRNA完全不相同 |
D.a代表细胞生长;②与①相比其表面积与体积比减少,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减弱 |
下列关于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会含有18O,尿液中也会含有少量的H218O |
B.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在细胞质基质中放射性比较集中 |
C.在一定光照下,用H218O浇灌绿色植物,发现空气中有C18O2 |
D.用35S标记的噬菌体感染细菌后,释放的子代噬菌体都没有放射性 |
将某种植物置于CO2浓度适宜、水分充足的环境中,温度分别保持在5、15、25、35℃下,改变光照强度,测定CO2的吸收速率,得到图1示的结果。处理图1中有关数据得到图2、图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光照强度小于1时,温度是呼吸作用的限制因素,不是真正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 |
B.当光照强度大于7时,25℃比15℃条件下植物的有机物的合成速率大 |
C.图2表示在5℃-35℃下该植物最大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 |
D.图3表示在5℃-35℃下该植物呼吸作用速率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