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某双链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0%,其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5%和15%,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 A.35%和25% | B.25%和15% | C.25%和35% | D.15%和25% |
下列有关细菌拟核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
| B.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
| C.由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
| D.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
用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含有31P的细菌,最后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噬菌体在侵染过程中DNA和蛋白质完全分离 |
| B.标记噬菌体时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 |
| C.释放出的100个子代噬菌体中,有98个噬菌体的DNA含31P |
| D.细菌利用自身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 |
有关噬菌体侵染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选用噬菌体作为材料是由于噬菌体结构简单,只含有DNA和蛋白质 |
| B.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咐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
| C.可以用同位素标记法获得32P和35S同时标记的噬菌体进行实验 |
| D.该实验说明了噬菌体的DNA进入大肠杆菌,从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利用两种类型的肺炎双球菌进行相关转化实验。各组肺炎双球菌先进行图示处理,再培养一段时间后注射到不同小鼠体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E、F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B.F组可以分离出S型和R型两种肺炎双球菌
C.E组可分离出R型肺炎双球菌
D.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A、B、C、D四组
层粘连蛋白分子是由一条重链(A链)和两条轻链(B1、B2链)构成的高分子糖蛋白。作为细胞的结构成分,它含有多个结合位点,对细胞间粘连及细胞的分化等都有作用。层粘连蛋白分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若该蛋白分子由m个氨基酸构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层粘连蛋白分子含有的肽键数为m-3 |
| B.该蛋白在细胞识别中具有重要作用 |
| C.癌细胞膜相对正常细胞膜而言表面层粘连蛋白减少 |
| D.该物质的合成只需核糖体即可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