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造成染色体畸变
B.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C.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差异是基因重组导致的
D.如果绿色植物的花芽在发育早期发生基因突变,其突变基因可能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基因突变的原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

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C.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

秸秆焚烧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某调查小组通过走访相关部门和查阅网上资料,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不能大面积推广的建议是( )

A.把秸秆作为饲料,再将动物产生的粪便施入农田
B.建沼气池,作为发酵原料,再取出肥田
C.将秸秆粉碎后,作为食用菌栽培基料
D.将秸秆直接覆盖在农田表面,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

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成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
C.6到12月份该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下列与种群数量模型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数量增长曲线比数学方程式更能直观反映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
B.数量“J”型方程公式中λ的含义是种群增长率
C.构建相应的模型后需通过实验或观察等进行检验或修正
D.影响“S”型曲线的K值大小的因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预期结果的是( )

A.通过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和生物材料pH的变化来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B.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需要设计预实验的步骤
C.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采用的是取样器取样的方法
D.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要做到随机取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