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性火鸡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ZW)。将3只表现正常但产生过患白化病火鸡的雄火鸡与多只正常雌火鸡(无亲缘关系)交配,共得到229只幼禽,其中有55只白化幼禽且均为雌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火鸡白化性状属于显性性状 |
B.控制白化性状的基因位于W染色体上 |
C.表现正常的幼禽基因型相同 |
D.表现白化的幼禽都是纯合子 |
如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
B.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
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下列关于下图该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
B.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基本相等 |
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 |
D.若该种群在C点时的数量为10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0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
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上层吸出培养液计数且没有振荡试管 |
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 |
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
群落是更高层次的系统,下列研究的问题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是()
A.青藏高原上藏羚羊每年死亡的个体数 |
B.我国沿海红树林的范围和边界大小 |
C.福建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 |
D.我国东北到海南的木本植物的丰富度 |
下列关于群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水平结构上种群分布与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 |
B.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 |
C.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大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
D.沙丘上造林、围海造田等现象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