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一定条件下断裂1 mol下列化学键生成气态原子需要吸收的能量如下:H—H 436 kJ;Cl—Cl 243 kJ;H—Cl 431 kJ。下列所得热化学方程式或结论正确的是 ( )。
A.2HCl(g)=H2(g)+Cl2(g)的反应热ΔH<0 |
B.H(g)+Cl(g)=HCl(g) ΔH=+431 kJ·mol-1 |
C.相同条件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相等 |
D.H2(g)+Cl2(g)=2HCl(g) ΔH=-183 kJ |
在一定条件下,将0.1 L CO、0.2 L CO2、0.1 L NO、0.2 L NO2和0.2 L NH3混合,然后通过分别盛有足量蒸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三个洗气瓶(洗气瓶排列顺序不确定)。假设气体通过每个洗气瓶都能充分反映,则尾气(已干燥) ( )
A.不可能是单一气体 | B.不可能含有一氧化碳 |
C.可能存在原气体中的两种气体 | D.成分与洗气瓶的排列顺序无关 |
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乙醛和丙烯醛(![]() |
B.一分子β-月桂烯(![]() |
C.用甘氨酸(![]() ![]() |
D.![]() ![]()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均三甲苯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3∶1 |
B.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 |
C.结构片段为![]() |
D.肌醇![]() ![]() |
下列各组离子或分子能大量共存,当加入相应试剂后会发生化学变化,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选项 |
离子组 |
加入试剂 |
加入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A |
NH![]() ![]() |
少量Ba(OH)2溶液 |
2NH![]() ![]() |
B |
Mg2+、HCO![]() |
过量NaOH溶液 |
Mg2++2HCO![]() ![]() |
C |
K+、NH3·H2O、CO![]() |
通入少量CO2 |
2OH-+CO2===CO![]() |
D |
Fe2+、NO![]() ![]() |
NaHSO4溶液 |
HSO![]() |
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A.将(NH4)2SO4、CuSO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 |
B.过量的铜屑与稀硝酸反应停止后,再加入1 mol/L稀硫酸,铜屑又逐渐溶解,且有无色气体产生,铜可直接与1 mol/L稀硫酸反应 |
C.将常温下呈气态的某有机物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该气体分子中一定含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 |
D.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Fe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