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 mol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2Z(g),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t/min |
2 |
4 |
7 |
9 |
n(Y)/mol |
0.12 |
0.11 |
0.10 |
0.1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前2 min的平均速率v(Z)=2.0×10-3mol·L-1·min-1
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
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
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 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下列固体粉末:①FeCl2;②Fe2O3;③Zn;④KNO3,铜粉可溶解的是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有关纯碱和小苏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稀H2SO4反应,NaHCO3产生的CO2多 |
B.等质量的Na2CO3、NaHCO3分别与足量的同种盐酸反应,NaHCO3消耗的盐酸多 |
C.向NaHCO3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无沉淀,而向Na2CO3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
D.Na2CO3和NaHCO3都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
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A.烧杯中有铜无铁 | B.烧杯中有铁无铜 |
C.烧杯中铁、铜都有 | D.烧杯中铁、铜都无 |
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硝酸铝溶液中滴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Al3++3OH-=Al (OH)3 ↓ |
B.Na2O2与H2O反应制备O2:Na2O2 + H2O= 2Na+ + 2OH- + O2↑ |
C.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l2 + H2O= 2H+ + Cl- + ClO- |
D.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 |
2MnO+ 6H+ + 5H2O2= 2Mn2+ + 5O2↑ + 8H2O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加点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能被完全消耗的是
A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
B标准状况下,将1g铝片投入20mL 18mol/L的硫酸中
C向100mL 3mol/L的硝酸中加入5.6g铁
D在5×107Pa、500℃和铁触媒催化的条件下,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