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它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3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
B.6h后,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
C.12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
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
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
A.共同进化 | B.自然选择 |
C.基因突变和重组 | D.地理隔离 |
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这说明
A.突变是不定向的 |
B.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
C.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 |
D.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害得 |
果蝇的体色灰色(G)对黑色(g)显性,在某果蝇种群中,基因型GG的个体占60%,Gg的个体占30%,gg的个体占10%,则g的基因频率是
A.10% | B.25% | C.60% | D.75% |
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B.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是一个种群 |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
D.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种群的基因库 |
下列表述中哪一项不是拉马克的观点
A.生物的种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 |
B.生物的种类从古到今是一样的 |
C.环境的变化使生物出现新的性状,并且将这些性状传给后代 |
D.生物的某一器官发达与否取决于用于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