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 光照下吸收 CO2/(mg·h-1)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3.00 |
| 黑暗中释放 CO2/(mg·h-1)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5 ℃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 ℃
C.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 ℃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黑暗,温度在30 ℃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 ℃时的2倍
下列叙述不能说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是()
| A.T2噬菌体的DNA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后能指导合成T2噬菌体的外壳蛋白 |
| B.外源DNA导入受体细胞后并整合到染色体上,随受体细胞稳定遗传 |
| C.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活的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最终能分离出活的S型菌 |
| D.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与霍氏车前草病毒的蛋白质重建而成的新病毒能感染烟草并增殖出完整的烟草花叶病毒 |
图甲、乙、丙是一些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和分裂的相关图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正处于有丝分裂的细胞是图①②,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图④⑤ |
| B.图丙中(一)→(二),完成了图乙中的CD段的变化 |
| C.图甲⑤中存在等位基因Bb,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只能是基因突变 |
| D.图甲中的①③可以对应图乙中的BC段和图丙中(二) |
如图是果蝇细胞减数分裂示意图,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图I表示的细胞有8条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
| B.①过程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和自由组合 |
| C.若a细胞内有5条染色体,一定是过程②出现异常 |
| D.图III的a.b.c.d细胞中遗传信息可能互不相同 |
如果将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2个DNA分子都用15N标记,并只供给精原细胞含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后再进行减数分裂1次,产生的8个精细胞中,含15N.14N标记的DNA分子的精细胞所占的比例依次为()
| A.50% 100% | B.25% 50% |
| C.25% 100% | D.50% 50% |
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
B.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BbXRXr
C.F1中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16
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