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多数鱼类的体色会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经研究发现,鱼类体表色素细胞内色素颗粒的运动能够引起鱼类体色的改变,研究中通常采用不同的色素细胞指数等级来表示色素颗粒扩散的程度。
(1)当光照条件发生变化时,鱼类的眼和松果体作为    接受这一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到    ,经分析综合最终到达效应器,效应器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当兴奋到达肾上腺时,其分泌的肾上腺素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聚集,使体表颜色变浅;而当兴奋到达副交感神经时,神经末梢分泌的乙酰胆碱能使体表黑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     ,使体表颜色加深。由此可以看出:鱼的体色受    的调节。
(2)为验证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对鱼体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请完善下列实验内容。
实验对象:体长约10cm左右且体色相近的同种鲫鱼若干条
药品及用具:鱼用生理盐水、适宜浓度的肾上腺素、乙酰胆碱、显微镜、载玻片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鲫鱼平均分成三组,编号为甲、乙、丙,分别放入三个玻璃缸中置于背光处饲养一段时间。
第二步:给甲组鲫鱼腹腔中注入2ml肾上腺素,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    ,而丙组鲫鱼腹腔中注入     作为对照 。
第三步:将装有上述处理后鲫鱼的玻璃缸置于    处,约2小时后,观察比较三组鲫鱼体表颜色的变化。
预期实验结果:甲、乙、丙三组鱼的体色由深到浅依次是    
第四步:再取另一条鲫鱼,用其体表同一部位的鳞片制成多个    ,分别用适宜浓度的上述物质进行处理,10分钟后显微镜下观察鳞片内色素细胞中色素颗粒运动的情况,记录各组鳞片的    ,从而定量分析相关物质对鱼体色的影响。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验证“植物主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够抑制侧芽生长”,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选取健壮、生长状态一致的幼小植株,分为甲、乙、丙、丁4组,甲组植株不做任何处理,其他三组植株均切除顶芽。然后乙组植株切口不做处理,丙组植株切口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丁组植株切口处放置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
②将上述4组植株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
回答下列问题:
(1)各组植株侧芽的预期生长情况分别为:甲组;乙组;丙组;丁组
(2)比较甲组与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
(3)比较乙组与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
(4)比较丙组与丁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
(5)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的原因是。(2分)

填空回答下列问题:
(1)水稻杂交育种是通过品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类型而培育新品种的方法。其特点是将两个纯合亲本的通过杂交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
(2)若这两个杂交亲本各具有期望的优点,则杂交后,F1自交能产生多种非亲本类型,其原因是F1形成配子过程中,位于基因通过自由组合,或者位于基因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进行重新组合。
(3)假设杂交涉及到n对相对性状,每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彼此间各处独立遗传。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从理论上讲,F2表现型共有种,其中纯合基因型共有种,杂合基因型共有种。
(4)从F2代起,一般还要进行多代自交和选择,自交的目的是;选择的作用是

(10分)某同学将生长一致的小麦幼苗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置于阳光下培养,乙组置于黑暗中培养,其他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后,测定麦苗的干重,发现两组存在明显差异。
回答下列问题:
(l)两组麦苗中,于重较大的是____组,原因是____。
(2)观察叶片颜色,出现黄化现象的是____组,其主要原因是____。
(3)该实验探究了环境因子中的____对小麦____的影响。
(4)若将甲组置于红光下,乙组置于绿光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两组麦苗中干重较大的是甲组,原因是____。

图中曲线图甲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结果,曲线图乙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结果。请分析回答:

(1)分析曲线图甲,A、B两种植物呼吸速率较强的是
(2)比较曲线图乙中的e和f,可以看出当光照强度相同时,植物的光合速率是
(3)分析曲线图甲,如果长时间处在阴雨环境中,生长受到影响的植物最可能是,如果以缺镁的全营养液培养植物A幼苗,导致叶绿素大量减少,则b点的移动方向是向(左/右)。
(4)分析曲线图乙,如果环境条件由d变为e,植物A碳反应中的 过程反应速率会瞬间变大。如果环境条件由f变为e,暗反应中的 过程反应速率会瞬间变大。
(5)当光照强度为g时,植物A中有机物的积累速率(M1)与植物B中有机物的积累速率(M2)相比较,结果为M1M2(大于/小于/等于)。此时,若比较植物A有机物的合成速率(N1)与植物B中有机物的合成速率(N2)的大小,结果应为N1N2(大于/小于/等于)。

如图为细胞代谢及肝细胞膜运输葡萄糖分子的有关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葡萄糖进入肝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合成的多糖是,肝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的作用是
(2)载体的两种状态是蛋白质的发生改变的结果。
(3)该载体不能运送氨基酸分子进入肝细胞,体现了载体具有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