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①《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见到利立浦特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请问有哪些人来参加绳技比赛?在奉命表演中,什么人在拉直的绳子上跳舞跳得最高?
②格列佛参观拉格多科学院时遇到一位最巧妙的建筑师,他发明了建筑房屋的新方法,他还说这和蜜蜂、蜘蛛的办法相同,请你说说他是怎样建筑房屋的?
名著阅读。
欣赏艾青的诗《礁石》,从下列两个任务中选择一个完成。
任务一:简析《礁石》中象征手法的作用。
任务二:以“荷”为题,运用象征手法,创作一首小诗,不超过四句(不含题目)。
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名著阅读。
在“阅读百部经典”活动中,一位同学读了《骆驼祥子》后感慨:“善良的小福子最后自杀了,这恐怕是她唯一能自己决定的事。文学作品中的女性都是逆来顺受的弱者啊!”请你以《儒林外史》中沈琼枝或《简•爱》中简•爱的形象为例,反驳他的结论。
名著阅读。
根据《西游记》的阅读体验,回答问题。
①选择合适的词语,将选项前的字母依次填在语段中的横线上。
孙悟空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最成功、最受人欢迎的艺术形象之一。他生性 ,号称“美猴王”,敢于挑战天宫权威,自封“齐天大圣”。后来,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出生入死, 。
制服了无数的妖魔鬼怪,为取经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最终被封为“斗战胜佛”。
A.善恶不分
B.忠诚不贰
C.搬弄是非
D.桀骜不驯
②有人认为《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西天取经更像是一个励志故事。你能说说从猪八戒身上得到的相关启示吗?
名著阅读。
请从下列作品中选择一部,结合相关情节分析其中的父亲形象。
《朝花夕拾》﹣﹣“我”的父亲
《傅雷家书》﹣﹣傅雷
《儒林外史》﹣﹣匡超人之父匡太公
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选段一
沙僧见他变了脸,不肯相认,只得朝上行礼道:“上告师兄:前者实是师父性暴,错怪了师兄,把师兄咒了几遍,逐赶回家。一则弟等未曾劝解,二来又为师父饥渴去寻水化斋。不意师兄好意复来,又怪师父执法不留,遂把师父打倒,昏晕在地,将行李抢去。后救转师父,特来拜兄;若不恨师父,还念昔日解脱之恩,同小弟将行李回见师父,其上西天,了此正果;倘怒恨之深,不肯同去,千万把包袱赐弟;兄在深山,乐桑榆晚景,亦诚两全其美也。”他闻言,呵呵冷笑道:“贤弟,此论甚不合我意。我打唐僧,抢行李,不因我不上西方,亦不因我爱居此地。我今熟读了牒文,我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经,送上东土,我独成功,教那南瞻部洲人立我为祖,万代传名也。”
选段二
那猕猴闻得如来说出他的本象,胆战心惊,急纵身,跳起来就走。如来见他走时,即令大众下手,早有四菩萨、八金刚、五百阿罗、三千揭谛、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观音、木叉,一齐围绕。孙大圣也要上前,如来道:“悟空休动手,待我与你擒他。”那猕猴毛骨悚然,料着难脱,即忙摇身一变,变作个蜜蜂儿,往上便飞。如来将金钵盂撇起去,正盖着那蜂儿,落下来。大众不知,以为走了,如来笑云:“大众休言,妖精未走,见在我这钵盂之下。”大众一发上前,把钵盂揭起,果然见了本象,是一个六耳猕猴。孙大圣忍不住,轮起铁棒,劈头一下打死,至今绝此一种。如来不忍,道声:“善哉!善哉!”大圣道:“如来不该慈悯他,他打伤我师父,抢夺我包袱,依律问他个得财伤人,白昼抢夺,也该个斩罪哩。”
(选自《西游记》江苏人民出版社)
(1)选文涉及到了《西游记》中的一个精彩故事,这个故事是 ,选段一中的“他”是 。
(2)从选文内容来看,六耳猕猴有什么性格特点?
(3)选段一对孙悟空与唐僧发生冲突第三次离开的情节有所交代,请你联系整部作品,分别概括孙悟空前两次离开的情节并对其表现进行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