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娥眉 枕藉 文字因缘 玉不琢,不成器 |
B.意气黯然 纨袴膏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
C.笼统 噩耗钟鸣鼎食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
D.商榷悲摧责无旁待吃一堑,长一智 |
下列各项中对“则”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此则①岳阳楼之大观也”,道出岳阳楼之美,美则②美矣,然岳阳楼之闻名,非徒借此也;若如此,则③天下如岳阳楼者多矣,何独显其名?只因范希文应邀作赋,文播寰宇,于是岳阳楼则④天下名扬。
A.①主谓之间,起强调、确认作用,可译为“就是”,“是” |
B.②连词,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是”、“然而” |
C.③连词,假设,用在后一句句首,表示叙述的事、理中是一种假设或推断,可译为“那么”“那就”“就” |
D.④连词,表承接,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或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 |
下列句中加点的“则”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之一生彘肩 |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C.人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
E.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下列各项中对“则”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一项是【】
A.入则孝,出则悌。 |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C.欲速则不达。 |
D.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促织》) |
下列各项中对“则”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一项是【】
A.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
B.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
C.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D.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
下列各项中对“则”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一项是【】
A.河出图,雒书,圣人则之。 |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C.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D.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