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产生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现象的是( )
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
②向NaAlO2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③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稀氢氧化钠溶液;
④向硅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盐酸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根据以下实验事实,判断选项中四种微粒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1)向FeCl3溶液中滴加KI溶液,再加入CCl4振荡,CCl4层呈紫红色;
(2)向FeCl2溶液中加入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
(3)向KMnO4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振荡后紫色褪去。
A.I2>Cl2>Fe3+>MnO4- |
B.MnO4->Cl2>Fe3+>I2 |
C.Cl2>I2>Fe3+,MnO4->Fe3+ |
D.Fe3+>MnO4->Cl2>I2 |
金属钛(Ti)性能优越,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工业上以金红石为原料制取Ti的反应为:
aTiO2+bCl2+cCaTiCl4+cCO……反应①
TiCl4+2MgTi+2MgCl2……反应②
关于反应①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TiCl4在反应①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②中是氧化剂
B.C、Mg在反应中均为还原剂,被氧化
C.每生成0.4 mol Ti,反应①②中共转移3.2 mol e-
D.反应①②都是置换反应
根据反应:2H2S+O2=2S↓+2H2O,Na2S+I2=2NaI+S↓,4NaI+O2+2H2SO4=2I2+2Na2SO4+2H2O,下列物质的氧化性强弱判断正确的是( )
A.O2>I2>S | B.H2S>NaI>H2O |
C.S>I2>O2 | D.H2O>NaI>H2S |
已知:①向KMnO4固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②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①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③取实验②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4->Cl2>Fe3+>I2 |
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
C.实验①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
D.实验②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
用硫酸酸化的三氧化铬(CrO3)遇酒精后,其颜色由红色变为蓝绿色(反应如下),用此反应可测得司机是否是酒后驾车。此反应的氧化剂是( )
2CrO3+3C2H5OH+3H2SO4=Cr2(SO4)3+3CH3CHO+6H2O
A.H2SO4 | B.CrO3 | C.Cr2(SO4)3 | D.C2H5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