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浅绿色溶液,置于空气中,变黄色。将此黄色溶液逐滴滴入沸水中,形成一种红褐色胶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浅绿色溶液中含有Fe2+,在空气中被氧化为Fe3+ |
B.欲检验该黄色溶液中是否含有未被氧化的Fe2+,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 |
C.配制该浅绿色溶液,要向其中加少量酸与铁粉,目的是为了防止Fe2+的水解与氧化 |
D.欲检验浅绿色溶液中是否含有Fe3+,滴入KSCN溶液,看是否变红色 |
在某100mL混合液中,HNO3和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mol/L、0.1mol/L。现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g铜粉,经加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Cu2+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是
A.0.15 | B.0.225 | C.0.35 | D.0.45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10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10mL水稀释后,H2SO4的质量分数大于49% |
B.配制0.1mol/L的Na2CO3溶液480mL,需要500mL容量瓶 |
C.在标准状况下,将22.4L氨气溶于1L水中,得到1mol/L的氨水 |
D.在2KClO3+4HCl(浓)===2KCl+2ClO2↑+Cl2↑+2H2O中,氯气是氧化产物 |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
A |
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SO2表现还原性 |
B |
浓HNO3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
浓HNO3不稳定,生成有色产物能溶于浓硝酸 |
C |
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放出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
D |
铝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 |
说明铝与冷的浓硫酸不发生化学反应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发生化学反应时失去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还原能力越强 |
B.金属阳离子被还原后,一定得到该元素的单质 |
C.核外电子总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
D.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下列变化,需要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完成的是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