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3年春季,全国各地持续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汽车尾气中含有CO、氮氧化物、烟尘等污染物,是导致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NO、CO、CO2均为酸性氧化物
B.CO2的大量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所以应尽量选用公共交通,提倡低碳出

C.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是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的
(2)为减轻污染,北京为汽车加装了“三效催化净化器”,可将尾气中的CO、NO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混合气体,反应如下:2NO+2CON2+2CO2,则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
(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N2(g)+O2(g)=2NO(g) ΔH=+180.5 kJ·mol1
2C(s)+O2(g)=2CO(g) ΔH=-221.0 kJ·mol1
C(s)+O2(g)=CO2(g) ΔH=-393.5 kJ·mol1
则汽车尾气转化反应2NO(g)+2CO(g)N2(g)+2CO2(g)的ΔH=________。
(4)当固体催化剂质量一定时,增大其表面积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图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2NO(g)+2CO(g)N2(g)+2CO2(g)中NO的浓度[c(NO)]随温度(T)、催化剂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

①图中T1________T2(填“>”或“<”)。
②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1>S2,在图中画出c(NO)在T1、S2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5)低温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各种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NH3(g)+NO(g)+NO2(g)2N2(g)+3H2O(g) ΔH<0。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反应中每转移3 mol电子,生成标准状况下N2的体积为22.4 L
B.平衡时,若其他条件不变,增大NH3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
减小
C.因为反应物比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少,所以反应物比生成物的能量低
D.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A、B、C的元素名称A______;B_______;C________
(2)A、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按酸性由强到弱顺序排列)__________
(3)A、B、C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按稳定性由强到弱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
(4)B的氧化物与A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硬质玻璃管中的A、B、C处依次放有浸有KBr溶液、KI溶液、淀粉溶液的三个棉球(如图所示)由左端导入Cl2,在B处加热,可观察到A处棉球呈__________色,B处棉球呈______________色,C处棉球呈___________________色。
待试管冷却后,在B、C之间的玻璃壁上有__________色的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

工业上从海水中提取溴可采用如下方法:
(1)向海水中通入Cl2,将海水中的溴化物氧化,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向上述混合液中吹入热空气,将生成的溴吹出用纯碱溶液吸收,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2)所得溶液用H2SO4酸化,使NaBr、NaBrO3中的溴转化为单质溴,再用有机溶剂提取溴后还可得到副产品Na2SO4。写出这一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这样得到的溴中还混有少量Cl2,怎样除去(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

在KI 淀粉溶液中,滴加少量Na2ClO溶液,并加入少量稀H2SO4,溶液立即变蓝,这是因为__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在上述蓝色的溶液中滴加足量的Na2SO3溶液,蓝色逐渐消失,这是因为_________,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以上实验可知,ClO-、I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原子分子氰(CN)2、硫氰(SCN)2和(OCN)2的性质与Cl2相似,它们也和Cl2一样可以生成酸和盐。见下表:

项目
氯气

硫氰

“单质”
Cl2
(CN)2
(SCN)2
(OCN)2

HCl
HCN

HOCN

KCl
KCN
KSCN

(1)在表中①②③处应分别填写
(2)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HSCN+MnO2
②(CN)2+H2O——
③(OCN)2+KOH——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