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先生虽辞世多年了,但他那些富含哲理的话语,一直如晨钟暮鼓,时时警醒着我。 |
B.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皆碑。 |
C.这幅画虽然构思新奇,但是色调太暗,我的态度是不赞一词。 |
D.对曾经纵横中国五百年的晋商,我们今天只能透过那些纸醉金迷的晋商大院来遥想他们当年踏漠北.下南洋的辉煌。 |
从文言文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判断全对的一项( )
A.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式)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 |
B.为天下笑(被动句)沛公安在(状语后置) |
C.惟兄嫂是依(定语前置)函谷举(被动句) |
D.斯用兵之效也(判断句式 )负而前驱(宾语前置) |
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
A.比(等到)得软脚病 吾闻汉购(购买)我头千金 肯綮之未尝(曾经)哙拜谢(道歉) |
B.进(超过)乎技矣拔山盖世(胜过)族(灭族)秦者秦也乃(就)二十八骑 |
C.率(全、都)赂秦也举(所有的)天下之豪杰 函谷举(拔、攻占) 与(亲附)嬴 |
D.以(率领)五千骑追之 递(传递)三世 能属(属于)者百余人耳 始速(迅速)祸焉 |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有许多研究表明,如果滥用外部奖励,不仅不能促进学习,而且可能破坏学生的内在动机。
②虽然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促进作用,但使用过多或者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
③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奖励和惩罚对于学生动机的激发具有不同的作用。
④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奖励,把奖励看成某种隐含着成功的信息,如何适时地、恰当地给予表扬应引起高度重视。
⑤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而后者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
⑥一般而言,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A.③①⑥⑤②④ | B.③⑥⑤②①④ | C.④⑥③②⑤① | D.④③⑥⑤②①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高考前的学习无疑是紧张的,这就需要我们有很强的心理调适能力。难道我们能否认高考复习最忌心浮气躁吗? |
B.社区服务中心为孩子们准备了跳绳、羽毛球、拼图、棋类、卡拉OK等19项体育活动,并将20万元活动经费发放到各社区。 |
C.从今年高考“一模”统计数据看,学生成绩整体正常,反映了各学校的备考措施和教学效果良好,达到预期目标,发现了一些学校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和短板。 |
D.城市雕塑作为一种面向大众的公共艺术,应该慎之又慎。既然城市雕塑是面向大众,是由民众买单,那么接受民众的审核不仅是对民众的尊重,更是民众的权利。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大学毕业了,一向勤奋学习的李楠考上了研究生,而讲究吃穿玩的孙博却不得不摆上了服装地摊,不过这也算各得其所了。 |
B.在现实社会中,有的人说一套,做一套,口是心非,别看他平日里寡廉鲜耻的样子,其实却是个十足的伪君子。 |
C.冯祖荀是中国出国留学生中学习西方现代数学的第一人,为中国大学数学系的创立和发展呕心沥血;冯先生高山景行,在中国数学发展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
D.龙川岛像一张舒展着的荷叶漂浮在浩如烟海的千岛湖上,岛上又有30多个小湖,湖水明净,映着日光,犹如闪烁在荷叶上的水珠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