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各组离子或物质是否能够大量共存解释正确的是( )。
A |
常温常压下NH3、O2、H2、CO2 |
不能共存 |
NH3为碱性气体、CO2为酸性气体,二者反应生成(NH4)2CO3 |
B |
c(OH-)=1.0×10-13 mol·L-1溶液中,Fe2+、NO3—、SO42—、Na+ |
不能共存 |
发生反应:3Fe2++NO3—+4H+=3Fe3++NO↑+2H2O |
C |
溶液中:K+、Cu2+、Cl-、NH3·H2O |
不能共存 |
发生反应:Cu2++2OH-=Cu(OH)2↓ |
D |
溶液中:Al3+、Na+、SO42—、HCO3— |
可以共存 |
不能发生反应 |
导电聚合物塑料能够像金属一样表现导电性能。以聚乙炔为例,要使其能够导电,必须用I2或Na等做掺杂处理,实验过程如下:[CH]n+I2―→[CH]nx++xI3—。聚乙炔的碳链结构片段可表示为—C=C—C=C—C=C—。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可导电的塑料是一种纯净物,有固定的熔、沸点 |
B.掺杂后的聚乙炔之所以可导电,是因为它具有类似盐的结构 |
C.聚乙炔和碘的掺杂反应中,聚乙炔被还原 |
D.聚乙炔经掺杂反应后,分子内碳链结构未发生变化 |
下列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反应式和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萤火虫发光原理如下:
关于荧光素及氧化荧光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互为同系物 |
B.均可发生硝化反应 |
C.均可与碳酸氢钠反应 |
D.均最多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烷和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
B.乙醇和乙酸都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 |
C.乙烯和聚乙烯都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
D.淀粉、油脂、蛋白质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机物不可能转化为有机物,有机物可以转化为无机物 |
B.糖类、蛋白质、脂肪都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它们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
C.甲烷、乙醇、乙酸、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
D.可直接用分液法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的混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