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槽内装有KI及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在一定的电压下通电,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
已知:3I2+6OH-=IO3—+5I-+3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右侧发生的电极反应式:2H2O+2e-=H2↑+2OH- |
B.电解结束时,右侧溶液中含IO3— |
C.电解槽内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KI+3H2O![]() |
D.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内发生的总化学反应不变 |
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目的 |
操作 |
A. |
配制100 mL 1.0 mol/L CuSO4溶液 |
将25 g CuSO4·5H20溶于100 mL蒸馏水中 |
B. |
除去KNO3中少量NaCl |
将混合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过滤 |
C. |
在溶液中将MnO4-完全转化为Mn2+ |
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加H2O2溶液至紫色消失 |
D. |
确定NaCl溶液中是否混有Na2CO3 |
取少量溶液滴加CaCl2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浑浊 |
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选项 |
目的 |
分离方法 |
原理 |
A. |
分离溶于水中的碘 |
乙醇萃取 |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
B. |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
分液 |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
C. |
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 |
重结晶 |
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 |
D. |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
蒸馏 |
丁醇与乙醚的沸点相差较大 |
用右图所示装置检验乙烯时不需要除杂的是
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能完成相应实验的一项是
选项 |
实验器材(省略夹持装置) |
相应实验 |
A |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 |
CuSO4溶液的浓缩结晶 |
B |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滤纸 |
用盐酸除去BaSO4中的少量BaCO3 |
C |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
用固体NaCl配制0.5mol/L的溶液 |
D |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 |
用溴水和CCl4除去NaBr溶液中的少量NaI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 |
B.用乙醇和浓H2SO4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 |
C.氯离子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品不宜直接放在铝制容器中 |
D.将(NH4)2SO4、CuSO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 |